青少年|让“美”深入心灵深处

作者:常馨悦
【青少年|让“美”深入心灵深处】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 。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 , 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 。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 需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 , 从致力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的高度出发 , 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 提升青少年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
应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中体会中国人的精神气质、艺术品位和价值取向 , 确立对中华美育精神的深切认同 。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 陶冶高尚情操 , 塑造美好心灵 , 增强文化自信 。
中国素有“尚道”的审美传统 , 孔子说:“志于道 ,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 。 ”这就启发我们 , 美育应超越技巧训练和知识灌输 , 上升为对精神世界的陶冶与塑造 。 在教学实践中 , 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 , 领会心手两忘的创作心境;在“既雕且琢 , 复归于朴”的古典园林中 , 感受“大巧若拙”的审美倾向;在古琴曲《韦编三绝》中 , 体会古代先贤乐学善思的治学精神……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 , 潜移默化地塑造心灵世界 , 让“美”超越技艺与知识 , 深入青少年心灵深处 。
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 还需要以具体而生动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 拓宽美育课程领域 。 广大教师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 。 同时 , 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 在尊重教育规律、呵护青少年兴趣的前提下 , 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 , 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 引导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美育实践中 , 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热爱美 。
“尽精微 , 致广大” 。 从小处说 , 美育可以给予青少年发现美的眼睛 , 增强对美的感知能力;从大处说 , 美育可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 为文化自信筑基 。 期待“美”能真正走入青少年心灵深处 , 成就广大青少年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
(作者为北京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