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天天做题呗!我们是考得好,并不是语文真的好!”——一针见血


高考|“天天做题呗!我们是考得好,并不是语文真的好!”——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高考|“天天做题呗!我们是考得好,并不是语文真的好!”——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高考|“天天做题呗!我们是考得好,并不是语文真的好!”——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我所在的学校是我们县公认的优质中学 , 我教的班也是全年级公认的优秀重点班 。 可是 , 学生一连串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 , 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
“孔夫子曾说过:听其言 , 观其行……”我把“听其言 , 观其行”写在黑板上 。 我想知道班上有多少人知道这句名言 。
“知道这句名言的请举手!”
没有一个人举手 , 班上静悄悄的 。 我稍稍停顿了一下 , 又问了一遍 。 还是没人举手 。
离下课还有15分钟 , 我已经没有心情再上课 。 这个班是初二最优秀的重点班之一 , 我刚刚接手 , 已经教了两个月了 。 我女儿读小学五年级 , 她语文书的“积累运用”上就有这句名言 。 也许有人会说 , 教材在不停地变 , 或许这届学生用的小学教材没有这句名言 。 但是 , 初二的学生 , 只要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 一般情况下 , 大概率是可以读到这句常识般的名言的 。 况且 , 这些学生来自的几所小学都有经典诵读之类的课题或活动 。 有些学校小学6年就背完了《论语》 。 可是 , 初二了 , 从初一到现在的每次大考 , 他们语文平均分都在年级名列前茅 ,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听其言 , 观其行”这样常见的名言 。
这是为什么?个人以为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
1.小学语文老师在教“积累运用”时 , 没有对名言、诗句等的基本内涵作讲解 , 只是让学生一背了之 。 某些学校让学生背诵《论语》同样如此 。 我是很反对让小学生背诵整部《论语》的 , 但是 , 若将《论语》中较为浅显的内容 , 讲解给孩子听 , 让他们背下来 , 我是非常赞同的 。 另外 , “积累”之后是“运用” , 倘若教师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引用、化用这些背诵过的名言、诗句 , 那么学生才会在“运用”中 , 真正积累下这些名言、诗句 。
2.这些所谓重点班的孩子已经早早进入刷题模式 。 正因为海量的刷题让他们考进了重点班 , 然而 , 在题海里遇见“听其言 , 观其行”的概率不高 , 即使遇见 , 是题海里的浪花一朵 , 很快就消失了 。
基于以上原因 , 这些孩子语文只是考得好 , 而不是语文素养真的好 。 这是语文学习的悲哀 , 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 更是孩子们的悲哀 。 我想起好几位大学同学高考语文考了120分以上(满分150) , 可是 , 他们不仅毕业论文逻辑混乱、语病多多 , 甚至连一封几百字的求职简历到处都是语言问题:啰嗦、重复、不连贯、口语化 。
“老兄 , 你高考语文是怎么考到120分的?”我纳闷地问道 。
“天天做题呗!我们是考得好 , 并不是语文真的好!”同学带着自嘲的反省一针见血 。
多年前 , 语文教学专家就声称 , 未来的语文中高考要让刷题教育、题海战术完全失效 , 只有老老实实读书才能在中高考中考取好成绩 。 这么多年过去了 , 这依然是描述理想的豪言壮语 。
【高考|“天天做题呗!我们是考得好,并不是语文真的好!”——一针见血】
同事说:“必须刷题 , 不然不会有好成绩的!”
又一个同事说:“刷题 , 早刷早开心!”
又一个同事说:“有本事 , 你别让你学生 , 别让你女儿刷题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