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对话中国教科院孙诚:职业教育大放异彩的时代正在到来( 三 )


因此,不论是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方案,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中高本学历衔接”就能解决的。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要依靠内涵建设来提升吸引力,来让老百姓认同。单纯唯学历导向办学,即便升学通道贯通了也无法形成正向循环。
新京报|对话中国教科院孙诚:职业教育大放异彩的时代正在到来
文章插图
4月16日,在贵州省丹寨县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汽车维修实训课程。图/IC photo
校企合作不能止步于“握握手、照张相”
新京报:校企双方如何形成长效化、深层次、紧密型的深度合作?
孙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与学校的责任与权利划分不明确,企业只有义务和责任而缺乏利益。一些企业还要承担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损坏机器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国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经费补偿政策仍需完善。
在五六年前这个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我们经过追踪,各个地方学校都有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盟,但普遍问题是合作浮于表面、深度不够。有的校企合作联盟一年开两三次会、握握手照张相,但是开展什么实质性业务了?没有。
实质性的合作,比如学徒制、共同开发教材、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等,是更深度、差异化的。因为校企合作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要充分因地制宜。
因此,建议以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明确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责权利,落实支持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相应的待遇及支持、鼓励政策;推动行业、企业、学校联合研制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行业企业急紧缺专业及人才应急设立机制,开辟紧缺专业灵活设置的“绿色通道”;鼓励专业化产教融合服务机构发展,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评价、流动、激励职能等等。
新京报:《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兴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兴办职业教育。这其中,社会力量有哪些机会?
孙诚:建议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领域和深度,支持各类企业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用创新的机制和真正的实惠打动利益相关群体。
此外,建议出台鼓励混合所有制试点实施办法,支持社会力量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切实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但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和督导评估,最终要回归到育人。
就业用“学历”衡量“能力”是根本问题
新京报:近日人社部发文明确“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引发热烈解读。职校学生在求职就业中阻碍重重,要真正做到对其“一视同仁”“不拘一格”,还有哪些障碍?
孙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都倾向于以自身为中心选择最简单高效的方式,譬如看学历。但这不见得是最科学合理、最公平的方式。实际上,一个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目前并没有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用人标准,这就导致很多人将“学历”等同于“能力”,实际上这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如果用人单位的大门永远向职业教育学生关闭,那学生肯定不会选择职业教育。现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带头放开表明了国家的态度,但其他用人单位不一定会马上跟进,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职业教育要真正建强建大,就要以能力为培养标准和评价标准,才能真正摆脱外界用学历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