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抬门槛促“双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新政引热议( 二 )


在东京奥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金的杨倩是通过体教融合的途径在清华附中、清华大学成长起来的 。 当年 , 她就是在专业测试达标的情况下按照“265”的文化课成绩政策被清华大学录取 , 并就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 。 如果依照《指导意见》的成绩要求 , 在这条路径上 , 杨倩很可能就上不了清华了 。
清华附中马约翰体育特长班是全国公认的在体教融合培养体育、文化“双优生”方面卓有成效的中学之一 。 据不完全统计 , 自1986年创办至今 , 学校已培养了八名国际健将、34名运动健将、329名一级运动员 , 为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了645名优秀的学生运动员 , 其中包括何姿、施廷懋、周吕鑫、李翔宇、王宇等明星运动员 。 马约翰班的陈广老师直言 , 如果按一级运动员和二本线这两道硬杠杠来衡量 , 马约翰班培养的“双优生”中能够达标的寥寥无几 , 2027年按照全国性比赛前八名实施就更难了 。
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除了《指导意见》涉及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之外 , 目前运动天赋较高的考生上大学还有两条路径 。 一是通过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 , 接收高校没有明确范围 , 但对运动水平要求最高 , 需要达到运动健将、国际运动健将甚至更高水平 。 二是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 , 同样俗称“体育单招” , 运动水平门槛是二级或一级运动员 , 文化课考试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出题 , 难度低于普通高考;这部分高校目前有100多所 , 其中“一流校”十来所、“一流专业”不到20个 , 显然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范围上都比现行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要窄得多 。
因此 , 一直以来 ,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事实上是绝大部分希望兼顾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特别是希望上名校的学生及其家长的目标 。 这也就不难理解《指导意见》在家长群体中引发的关切 。
政策调整的背后是发展方向的变化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认为 , 《指导意见》中的政策调整反映了国家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方向的变化 。 他所指的是有关“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和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人才支撑”的表述 。
钟秉枢说:“以前讲高水平运动队主要是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人才支撑 , 现在加入为奥运会提供人才支撑 , 这是关键变化 。 这个变化决定了《指导意见》中的一系列举措 , 包括招生项目范围、报考条件和资格等 。 比如‘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 , 不再安排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 再比如‘二级’变‘一级’ , 这些变化都表明今后高水平运动队要为奥运选拔人才服务 。 以前的高水平运动员很多是在‘为校争光’ , 今后的方向是‘为国争光’ 。 ”
钟秉枢还对其它一些细节做了解读 。 他认为 , “其余学生限定就读体育学类专业 , 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类专业就读” , 是鼓励高水平运动员学习跟体育相关的专业 , 将来毕业后从事跟体育相关的工作;“高校要把学生在运动队的考核 , 包括参加训练学时和表现、比赛成绩和突出贡献等情况另设为必修课进行管理”等规定 , 针对的是以前有些“高水平运动员”升入高校就不参加训练的现象 , 新政要改变这种情况 , 严格管理;“加大监督及违规查处力度” , 则是要防止招生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
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人士介绍 , 《指导意见》是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出台的 , 其主要出发点是提高生源质量 , 同时鼓励练体育、学体育的学生将来从事与体育相关的职业 , 而不是仅仅把体育当作进入高校的跳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