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什么中国留学生喜欢抱团?国外的社交圈真的很难融入吗?( 二 )


显而易见 , 有些时候并不是中国留学生喜欢抱团取暖 , 而是在其他的团体中感受不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 甚至还会处于一种莫名其妙被排斥的尴尬处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什么中国留学生喜欢抱团?国外的社交圈真的很难融入吗?】Chacun son choix
那么是否应该逃离扎堆呢?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面对这个选择题 , 首先应该考虑的是 , 去国外留学的目的在于什么?这当然也是因人而异 。
1. 获得文凭 , 丰富简历
2. 发展学业 , 提升学历
3. 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
4. 感受文化 , 体验生活
5. 锻炼语言能力
每个人选择出国留学的出发点不尽相同 , 因此是否应该逃离扎堆、融入当地社会以及如何融入 , 也都是个人选择 , 对于中国学生的扎堆现象更不能够一概而论 。
但是如果一开始的目标就不仅仅是顺利毕业获得文凭 , 那么就应该试着摆脱扎堆 , 试着去融入新环境 , 感受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 , 最大化地实现留学价值 。
那么问题来了 , 怎样摆脱对“抱团”的依赖并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呢
Apprendre à écouter对于留学生来说 , 语言是与外国人进行对话的工具 , 只要意思表达到位 , 别人都能听懂 , 但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背景 , 在帮助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交圈时更加重要 。
而课堂则是最佳的学习阵地 , 老师们的发言 , 每一个词的用法和表达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
除此之外 , 身边的外国同学也是学习的榜样 ,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 还是借鉴外国学生地道表达方式的好机会 。
Intégration≠complaisance unilatérale对于留学生来说 , 融合不等于一味迎合 , 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底色 。 融入是双向的 , 需要两方共同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
从文化到历史 , 从电影到音乐 , 你可能需要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 , 同时 , 也有自己感兴趣并深耕的领域 。 你需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 这一点在任何社交场合都适用 。
社交圈既是封闭又是重合的 。 你的知识面越广泛 , 越容易交到朋友 。 如此一来 , 社交关系就会朝良性方向发展 。
N'ayez pas peur虽然每个人都会对陌生的环境不适应 , 但总要硬着头皮去改变 。 刚开始可能会有些社恐 , 甚至不敢和当地学生说话 。 但只要克服了心理的第一道关卡 , 你会发现情况没有你想象得糟糕!
可以先尝试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打开自己 , 与他人建立联系 。 比如 , 通过Instagram、Facebook等国外社交软件关注、结实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人 。
接着参与沙龙、聚会等线下活动 , 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 更重要的是 , 不要害怕在使用外语时犯错 , 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有时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肢体语言 。
Canaux sociaux充分运用身边的社交途径 , 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

例如 ,
社团:社团的建立大多数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 。 参与社团活动让有相同兴趣的人在轻松的环境下交流 , 不受语言和国别限制 。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 , 参加感兴趣的社团是锻炼留学社交能力的第一步 。
志愿者工作:国外的义工组织比较发达 , 义工活动也丰富多彩 。 两周或一个月的义工活动 , 会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中更加亲近 , 不会因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不同陷入“没话聊和不知道怎么聊的”社交困境 。
打工:寻找兼职工作是学习口语、锻炼与当地人沟通交流能力的好方法 。 校外兼职遇到的人员相对复杂 , 而校内打工环境较为简单 , 容易交到朋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