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哈佛全奖录取,门萨监考官,火遍全网的复旦女神如今怎样了?( 三 )


张安琪小时候内向羞涩 , 为了让女儿能交上朋友 , 母亲不惜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 招呼全院的小孩来家里玩儿 。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 张安琪的父母把分数和名次看得很淡 , 而是着力于培养人格完整和综合素质 。
他们总是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 不管这问题多么幼稚 , 父母都不会笑话孩子 。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 , 张安琪养成相当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
事实上 , 张安琪直到高一、高二时 , 都不是班上最突出的 。
她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式英语教育 , 她学习英语的方式就是大量阅读 。
青岛二中图书馆里有一架子英文书 , 《巴黎圣母院》、《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张安琪有一阵子天天抱着这些书看 , 甚至上课的时候也在桌子底下偷看 。
她读书的速度极快 , 一天可以看完两本 。
高二时 , 架子上的几百本英文书都被她读完了 , 这对她后来大量阅读论文打下了基础 。
由于深厚的积累 , 张安琪在开始刷题后 , 很快名次就突飞猛进 。
虽然拿考分说事儿没什么意思 , 不过 , 张安琪高考英语144/150 , 六级690/710 , 托福113/120 , 也是可以看出来 , 她考应试英语根本是降维打击 。
父母对张安琪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学习上 。
张安琪的父母要求孩子承担家务:“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 , 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 。 ”
在这种教育下 , 张安琪6年级时就自己做饭 。
高中报到那天 , 宿舍8个女生中 , 只有张安琪没有父母亲陪同 。
“我从小就习惯自己做饭、洗衣、缝纫 , 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 长大后 , 我也可以自己完成挑战 , 克服困难 。 ”张安琪说 。
卓越的英文读写能力 , 习惯于独立解决问题 , 这两条素质令张安琪在进入大学后 , 很快获得了机会 。
张安琪曾说过:“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本科生 , 不把自己当女生 , 也不把自己当年轻人 。 ”
大学一年级时 , 张安琪便向老师提出想试试写论文 。
大一连基础课都没学完 , 怎么可能写出来啥论文 。
老师随意指点她:既然你英文好 , 可以写篇Review 。 自己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 因为英文受限 , 都写不了这个 。
Review是论文的一种 , 既把近几年的学术成就做一个回顾 , 同时预测一下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 。
Review虽然不需要实验和创新 , 但作者一般都是圈内资深学者 , 对行业发展了如指掌 , 方能来龙去脉捋一遍 。
而张安琪一个读大一的孩子 , 连术语行话都还没搞明白呢 。
拿到任务后 , 张安琪立刻开始通读行业论文 。
出色的英文能力+夜以继日的努力 , 张安琪在一个月内读完了1000篇论文 , 比别人4年中读的都多 。
一个月后 , 当张安琪把论文上交给老师时 , 对方十分意外 , 没想到这个本科生真能写出来 。
之后 , 张安琪又反反复复改了13遍 , 直到每一句话都无法再优化了 , 人也脱了一层皮 。
而不断修改的原因 , 是因为不能露出来新手的痕迹 , 要让评审觉得作者是资深人士 。
这篇文章在两年之后发表在SCI上 , 那时 , 张安琪已经读完了一万篇论文 。
这次“折磨”带来的好处是 , 以后张安琪上交的论文 , 全部都是一次顺利通过 。
令老师颇感意外的张安琪 , 很快拿到她的第二个任务 。
同样是老师随手分配给她的一个 , 别人干的活儿 。
当时 , 老师的实验室在做纳米材料的合成 。
老师说 , 你去编程跑个光学模拟实验 , 看看结论对不对得上 , 算是帮实验室做点周边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