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宗平|丈量院士谯仕彦高中求学路:雨天背着米面红苕光脚走山路,成长故事是本励志教科书( 二 )
那时候,小学5年,初中、高中各两年,1980年,谯仕彦高中毕业,洪山中学共有200多个学生参考,应届生前5名的谯仕彦成功入围30个预选名额,但最后高考落榜;1981年,往届生谯仕彦再次落榜,罗宗平说,“我们主要吃了英语的亏,那时,洪山中学是一个北京来的知青教我们英语,可能只有初中文化。1982年,谯仕彦在邻近的阆中河溪中学顺利考上北京农业大学。两年后,屡败屡战的罗宗平才考上大学。
“勤奋和专注,以及不可或缺的探究精神!”罗宗平说,作为地道的农村娃,吃苦和勤奋是大多数孩子都有的,但谯仕彦身上那种专注和探究精神很多人都没有。“那时候,住校生在地上打通铺,别人闲聊的时候,谯仕彦都能静下心来学习。”错了一道题,他准会去找出错的原因,举一反三,以后会不会再错。
2015年12月,唐华俊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公布院士,他是农业土地资源专家。巧合的是,唐华俊院士也是洪山镇原宝马乡人,高中也是在洪山中学完成的。1978年,应届毕业考上西南农学院。“勤学、有志向是两位院士的共同优点,求学都很苦,都考取涉农,主要原因录取分数低些。”
文章插图
谯仕彦院士就读的小学初中
农村娃到院士,他们都活成了那束光
偌大的洪山场镇上人流很少,几乎见不到人,洪山中学正大门外的街道门面全都关门闭户。11月19日下午1时,洪山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唐显军来到教室,激动万分。“6年之内,我们洪山中走出两位院士,前辈的荣光指引我们努力前行。”作为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唐显军还是初二年级班主任,还要上历史、信息、思想教育等课程,47岁的唐显军说自己算是学校年轻的老师,行政管理任务重,授课任务同样不轻。
一代一代的老师,从青春到白发,坚守在这偏僻的乡镇,为祖国培养了上万名人才,书写教育人的责任、奉献和担当。罗宗平至今还记得物理老师何友凯上课的样子,由于身体不好,平时总是精神不振的样子,但一进课堂,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两支粉笔,一个烟斗作道具,不用教材,但内容了然于心,课堂上忘情地投入。一节课完大汗淋淋,几乎不能站着走出教室。
乡镇上的学生越来越少,2019年,洪山中学完全停招办高中。如今的校园面积已经扩大了两倍,校内绿树成萌,教室宽敞明亮,学生食堂、礼堂、实验室、视频会议室等一应俱全。
今年6月,洪山镇共有48名小学生毕业,唐显军带领他的老师们挨家挨户“家访”,苦心婆口做工作,最终只有12名小学生进入洪山中学,现在初中3个年级64名学生,58人都是留守儿童,“最远的孩子走路要一个多小时,多年之后,也许还会走出新院士呢!我们在做的是中国教育最后的防护,最后的‘兜底’!”
“两免一补”让全部的贫困学生就读有了更多保障,洪山中学1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奖学金、助学金、营养餐、孤儿救助,爱心人士帮护等,织成一道道牢密的救助网,求学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唐显军认为,洪山自然条件差,农村娃娃吃得苦,高远志向,所以接连走出两名院士。“他们的成长成才故事,是一本励志的教科书,是洪山中学薪火相传的财富。只要不放弃,再贫穷的孩子,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那束光!”
文章插图
罗宗平在荒芜的大柏小学门前
学风鼎盛,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阆中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为什么能走出两位院士?从唐代设孔庙,到北宋兴办“古治平园”学堂,明朝中期建“锦屏书院”,再到清末设置“保宁府公共学堂”。翻阅历史,不难发现,这是一片学风鼎盛、人才辈出的热土。《阆中县志》记载,在科举考试存在的1300多年时间内,阆中一共考中4名状元,116名进士,404名举人,成为四川考中状元最多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像唐朝的尹枢、尹极两位兄弟状元,宋代的陈尧叟、陈尧咨两位兄弟状元等,都在阆中的星空熠熠生辉。
推荐阅读
- 科学|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 青岛农业大学|恭喜!山东这所高校获批重点实验室,“领头人”还是位工程院院士
- 饶毅|中科院院士曝家丑,“最牛化学所”女博士身败名裂,只因不能复现
- 杭州|中科院院士曝家丑,“最牛化学所”女博士身败名裂,只因不能复现
- 市科协|上海最年轻院士接棒市科普及志愿者协会理事长
- 设计|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唐志共院士受聘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
- 考研|小村庄里的“放牛娃”,两次考研失败后,当院士、获中国“诺奖”
- 疫情|天大院士领衔战疫“云课堂”
- 西安交大|西安交大一次任命4名副校长、3名副书记,有两人曾成为院士候选人
- 浙江大学|院士加盟!浙江大学又迎来一位重量级教授,不愧是“华东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