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全国高校第三!这项高级别竞赛,武汉大学收获5项一等奖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0日讯 近日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公示了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 。 长江日报记者19日从武汉大学获悉 , 该校在本次竞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 一等奖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
该赛事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 , 每年举行一次 , 是数学建模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赛事 。 赛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 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数学建模能力为宗旨 , 其赛题也直面“现实问题” 。
据介绍 , 该赛事由组委会统一时间发布命题 , 各参赛队自收到命题起72小时内需提交相关成果 , 包括论文和程序、数据等附件 。 此后 , 各队要经过省级和全国两轮评审 , 除了考查论文外 , 组委会还将对提交的程序和数据进行验证 。
本届赛事一道赛题为“中国天眼主动反射面的形状调节” , 要求在约束条件下获得天体电磁波经反射面反射后的最佳接收效果 。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刘禹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肖宇曦和计算机学院李逍迪团队 , 建立了精准的反射面板调节模型 , 达成良好的天体电磁波接受效果 , 获得一等奖 。
此外 , “生产企业原材料的订购与运输”一题 , 需要根据企业产能确定原材料供应商和相应的周订货量 , 确定并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性原材料转运 。 武汉大学两支队伍参赛 , 在量化分析400多家供应商供货特征的基础上 , 建立保障企业生产的模型 , 确定最少数量的重要供应商 , 为企业制定未来各周最经济的订购方案及损耗最少的转运方案 , 同样分获一等奖 。 在“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赛题中 , 也有两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 他们探讨不同催化剂组合和温度对乙醇转化率及C4烯烃选择性大小的影响 ,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较高的C4烯烃收率 。
据悉 , 本次竞赛共有1566所院校(校区)、45075个参赛队、超13万名大学生参赛 。 武汉大学共40个队参赛 , 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率超全国平均水平 。 (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通讯员胡雪红 余智涛)
【硕士研究生|全国高校第三!这项高级别竞赛,武汉大学收获5项一等奖】【编辑:丁翾 符樱】
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