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各题 。
材料一:
近年来 , 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 , 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 , 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文化热点 。 同时 , 一些新创作品却很难把人们引进剧场 , 有的即便一时获得好评 , 也很快被人淡忘 , 成为舞台"稀客" , 更有甚者沦为“一日游”“节展游” 。 两相对比 , 不禁引人深思 。 经典作品长演不衰 , 圈粉几代人 , 奥妙何在?
戏剧艺术是靠表演立在舞台上的 , 也靠表演得以传承 。 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 , 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 , 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 。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 。 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 , 几乎成为“灯谜”的节日 , 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 , 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 , 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 。
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 , 不但提供精彩的内容 , 而且提供续写精彩的可能 。 戏曲理论家李渔说 , 旧剧之可贵在于“本质如常” , 又“能新而善变” 。 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 , 身段往往比较柔软 , 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做出微调 。 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 , 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加以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 事实上 , 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 , 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 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 。
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 , 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 , 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 。 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 , 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 , 精神却永不过时 , 历经岁月的冲刷 , 反而会愈显光亮 。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 比如 , 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 。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 。 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 , 表达情感的方式 , 也更加丰富 。 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 , 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 。
更重要的是 , 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 , 以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 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 。 戏剧是高雅的也是大众的 。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 , 戏剧所营构的 , 不只是艺术空间 , 也是伦常的尺度 。 在这里 , 生活中的善行义举得到更有故事性的表现 , 不公正不道德现象受到谴责与批判 , 向往地变成了“现实” , 现实的昭示着愿景 。 比如 , 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 , 已演了1400多场 , 是著名地保留剧目 。 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 , 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 , 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 。 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 , 经三十余年舞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 , 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 , 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 引导人们思考人生 , 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 。 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 , 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 , 具有现实温度的 。
(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
材料二: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范围愈来愈广 , 中国戏剧走出国门的频次逐年增加 。 在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等著名国际戏剧节现场 , 中国戏剧的身影随处可见 。 通过科技手段丰富表现样式 , 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交流日益密切 , 打破了国外 , 尤其是西方观众将戏曲、杂耍等同于中国戏剧的刻板认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