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享年108岁( 二 )


科学报国 , 一片赤子情怀 翻开数学系的老照片 , 不时能见到朱良璧年轻时候的身姿 , 秀美而宁静 。 而修竹一般的身影下 , 则是一片科学报国的赤子情怀——温厚又热忱 , 至纯又强韧 。
从上世纪30年代初 , 一直到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一提起浙江大学数学学科 , 学界会异口同声说到“陈、苏” , 即数学家陈建功和苏步青 。 陈苏学派 , 又称浙大学派 , 在20世纪40年代蜚声中外 , 与当时美国芝加哥学派和意大利罗马学派三足鼎立于国际数学界 。 陈先生和苏先生是爱国主义者 , 早年留学日本时便立下宏志 , 要为我国创办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数学教学科研结合的基地 。
数学系秉持“严师出高徒” , 课堂缺席者的学号次日会在校刊上“发表”;如一学期缺课时数超过限额 , 要扣减学风;辅导课上 , 学生轮流做习题 , 做不出就会“挂黑板”;在四年级开设“数学研究”课程 , 是一个学生由单纯学习走向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过渡阶段 , 被誉为“中国有数学讨论班之始” 。
综上可见 , 浙江大学的数学系 , 入学不易 , 毕业更有门槛 。 而朱良璧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求学于浙大数学系的 。 翻开《国立浙江大学一览》查阅“文理学院数学系1929级、1930级、1931级、1932级注册学生名录”及“1932-939年(即1928-1935年入学)文理学院数学系学生毕业情况一览表” , 1932年 , 朱良璧考入浙大 , 数学系该年级8月入学注册的总共10位学生;1936年7月 , 朱良璧毕业了 , 该年级能够按学制时间如期毕业的 , 仅6位学生 。 朱良璧不仅稳居其中 , 并且 , 留校任助教了 。
朱良璧少时的家在当时江苏、现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上塘中市 。 时文描述小镇 , 东西方向一条市河把小小朱泾镇分成二片:上塘街和下塘街 。 幽幽小镇 , 秀美而宁静......
翻开1936年1月《浙大学生》第一期登刊的学生立誓签名的影印件 , 朱良璧的名姓 , 赫然签在了数学系学生名册的前列 。 “我今慎重签名盖章于下 , 负责表示:不达驱郭 , 驱李及其同党严、杨之目的不止 。 纵牺牲至最后一人 , 亦必坚持到底 。 此誓!” 。
秀美而宁静、性格温厚的朱良璧 , 两年之后 , 再次让周围的师生同事见识了她的修竹韧劲 。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9月杭州告急 , 浙江大学被迫走上西迁之路 。 朱良璧毅然追随学校西迁 , 与数学系风雨同程 。
浙大初迁建德 , 再迁江西泰和 , 三迁至广西宜山 , “宜山昔称‘蛮烟瘴雨’之乡” , 有‘宜山宜水不宜人’之句” , 浙大师生先遇疟疾威胁 , 再遇敌机经常轰炸 , 江边天然岩洞成了跑警报时的自习室 。 “后南宁沦陷 , 情势至为危急 。 学校决定四迁贵州遵义” 。 这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文军长征” , 途径浙、赣、湘、粤、桂、黔 , 行程2600余公里 , 历时2年 。 朱良璧在此奋力迁转的历程中 , 经受颠簸 , 耐住长途跋涉 , 走出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文军长征” 。
学术之醇 , 臻于极致 。 1939年9月 , 浙大增设理学院理科研究所数学部 , 亦称数学研究所 , 数学系从此可招收研究生 。 1941年9月 , 数学系由遵义再迁至湄潭南门外朝贺寺 。 “浙大数学研究所在湄潭的近六年中 , 共完成一百二、三十篇论文 , 均刊登在高级别的中外学术刊物上” 。 当时整个中国货币贬值 , 物价飞涨 , 度日艰难 , 师生吃穿住行都是困难重重 , 但学校教学秩序井然 , 学风甚盛 。 朱良璧就是在这种环境和氛围里 , 考上数学所 , 成了一名研究生 。
中青年时期 , 朱良璧撰写并在《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过两篇论文 。 她也是在《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 , 《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 《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 , 《美国数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 即称国际顶级四大数学期刊全部发表过论文的中国科学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