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打造“正餐+自助”立体课程

课后服务实施后 , 学校如何为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双减”背景下 , 学校如何保证“减负增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多年前开始摸索课后服务经验 , 走出了一条校本实践之路 。
顶层构建 , 打造适合的课程体系
2017年 , 学校开始启动课后服务工作 。 因为零门槛、全免费 , 学校一度担心学生报名会太火爆 , 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 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不感兴趣 , 教师也反映:过细的分科教学会让学科内容缺乏横向联系 , 这样的学习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学习兴趣不足 。
于是 , 学校结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特色“晏子文化” , 将“为学生开设适合的课程 , 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作为方向 , 构建了“齐贤”课程体系 。
齐贤课程体系包括五大类课程:明德课程、启智课程、尚美课程、健体课程、实践课程 , 分别指向学生的表达、思维、健康、审美等多种能力 。 比如:明德课程包含文明礼仪课程、德育主题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启智课程包含慧读国文课程、阶梯英语课程、生活数学课程等;健康课程包含体质检测课程、篮球精灵课程等;尚美课程包含视觉思维课程、齐风乐舞课程等;实践课程包含生活自理课程、手工制作课程、安全演练课程等 。 这五大类课程共同指向“立德立行、善思善辩”的育人目标 。
课程“集市” ,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结合学生丰富多彩的需求 , 学校打造了“必备正餐”与“七彩课程自助餐”相结合的课后服务品牌——“七彩时光”课后服务课程 , 解决放学后困扰家长的“急难愁盼”问题 。
课后服务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 学生在本班教室内自主学习、完成作业、预习复习;第二阶段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 必修课程时间学生开展班本课程学习和主题探究 , 统一学习队史、团史、党史、国史等 , 选修课程时间学生根据个性需求参加七彩课程学习 。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 , 全校学生都要参与“赶大集” , 通过教师推荐 , 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 。 选中课程后 , 学生还要接受面试 , 看看是否适合 ,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节省了教育资源 。
“必备正餐”——班本课程 。 班本课程是为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由教师基于学生需求开设的课程 。
“慧读国文”课程是教师崔爱霞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 以阅读为基础促成其他知识和能力的达成而开设的班本课程 。 课程分为慧心阅读、实践交际、体验写作、意象诵读等子课程 , 打破了原有的教材安排和结构 ,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 , 将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意象诵读”进行有机整合 , 按照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统筹安排和实施 。
教师朱珍珍设计的“篮球精灵”课程 , 不仅关注强身健体 , 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 在“篮球精灵”课程中 , 教师是配角 , 学生是主角——学生自行策划组织篮球赛 , 宣传、裁判、财务预算、数据统计、应急救治、颁奖等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担任 。
教师唐梦寒和王金红开发的“乐读学堂”课程 , 将语文经典阅读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 学生可以唱着歌学习语文;教师房爱翠的“视觉思维”课程 , 将“展览式”评价作为终结性评价 , 以筹备美术作品展为任务驱动 ,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制订方案、挑选作品、设计布展等环节 ,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学习;教师王会玲和于媛华设计的“创意模特秀”课程 , 将英语、美术、环保、手工综合在一起 , 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 , 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