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在生活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


这显然是个非常生活化 , 又非常具有约束培养力 , 可以广为推广的成功案例 。 试想 ,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聚会的时候 , 把手机静音放在桌面上 , 甚至连振动都不开 , 并且屏幕扣在桌面 。 此时 , 许多人肯定会习惯性地去摸手机 。 但强大的约定约束力摆在那里 , 对于成年人来说 , 那不仅是一顿餐费心疼与否的纠结 , 更是自控力强大与否的体现 。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 , 这种培养是必须要提倡的 , 付费不仅可以构成外部力量的约束 , 同时 , 若自己成了那个忍不住的人——证明自己在众人面前自控力是不足的 , 还涉及脸面问题——这构成了内化的约束 。 所以 , 《现象式学习》里的案例显然都是精挑细选的 , 是在芬兰的一线教育中广为实验后的成功案例 , 值得分析借鉴 。
如此看来 , 我们也就理解了现象式学习的思想基础——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就像作者强调的:“学习不只是获取内容性知识 , 更多是学习如何了解和探索世界 , 最终看到的是模式和系统 , 而不仅仅是现实的零散片段 。 ”而对于里面的参与者——学生、导师、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和来自不同领域的访客都是学习者和专家 。 他们每个人都掌握着一些关于现象的信息 , 以及一些需要学习的东西 。 人们可以在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 学习把彼此的观点纳入考虑范围 。
百余年前 , 杜威与陶行知等中外教育家强调“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 , 这种教育理念显然与现象式学习不谋而合 。 而如何将这样的理念逐步渗透到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里 , 这显然是个长期的工程 。 在本书中 , 作者介绍了芬兰的成功经验 , 对我们很有启示 。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 在开卷有益之后 , 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一定也会在不久的将来 , 实现现象式学习的教育目标 , 让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如何了解和探索世界 。
(作者系吉林省桦甸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24日第10版
作者:石潇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