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余杭:“人工智能”进校园 为学生插上科技翅膀
“双减”开展以来,各地纷纷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课后服务。余杭依托数字经济优势,在57所中小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系列课程,为孩子们的童年点亮科技之光。
在余杭区瓶窑镇第二小学,六门人工智能课程正同时进行。同学们自主选择教室,跟随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老师,参与AI动物模型制作、机器人编程、3D打印、无人机飞控等课程,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文章插图
瓶窑镇第二小学学生沈佑铱:“能够自己亲手在人工智能课堂上做出智能家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学生高家宁表示:“我们每节课都会搭建不一样的作品,然后给这个作品进行编程。做完之后看到这个作品真的能像电视里的一样特别智能,心里感觉很开心。”
文章插图
瓶窑二小地处杭州城北,现有的900名学生大多来自周边村社。过去,学校有心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但碍于师资力量不足,一度搁置。
瓶窑镇第二小学副校长罗飞娇说:“我们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更不要说专门授人工智能课的老师。我们学生增长比较快,那么师资上引进比较慢,所以老师师资增长跟不上学生的速度,所以这对我们开设人工智能课堂存在了一定的困难。”
今年随着“双减”工作落地,在教育部门牵线下,瓶窑二小与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深度合作,推出丰富的人工智能学习课程。
罗飞娇介绍:“依托人工智能基地这个资源,我们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老师,为我们的孩子创设了很多丰富的课程,也提供了一些去基地访学的机会,让我们的孩子了解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拓宽他们的视野。”
文章插图
当前,余杭各大学校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晚托服务。除了现有的老师资源外,各校还依托区人工智能基地,邀请“大咖”研究员、专家来到学校,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知识。
余杭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项目企业方负责人赵骞表示:“课程包括软件编程、创新小发明、创新制作、数字媒体、无人机、航模、机器人等等,我们在开设的门类上追求丰富,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把课程设计得具有丰富的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截至目前,余杭已研发五大主题25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全面覆盖全区57所学校(校区),服务学生4.5万余人次。
文章插图
【余杭|余杭:“人工智能”进校园 为学生插上科技翅膀】余杭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科长曹忠华说:“现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开展课后服务,我们将会把这些人工智能教育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让它更加受众面、参与面更广。包括学生、包括我们的师资,在这个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将会更往纵深推进。”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