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双减”后,学校和家庭迫切需要什么?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回答……( 二 )
文章图片
肖邦大赛冠军刘晓禹 , 他8岁才开始学琴 , 而且是电子琴 。 他的学琴之路没有那么多血泪故事 , 更多是兴趣、天赋与坚持 。 他说”感谢小时候没有过度消费自己的兴趣 , 自己一路走来一直是非常舒服的状态 。 得益于无压力的学琴环境 , 自己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 “
第二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 , 要时时刻刻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 多陪伴孩子 。
这个“陪伴” , 就是给他足够的支持、足够的欣赏、足够的激励 , 要让孩子从他自己做得好的、做的成功的事情中得到一种积极的反馈 , 愉悦的心情 。
因为人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最好的原因就是内在驱动力 , 也就是他自己想做这个事情 。
而内在驱动力怎么产生呢?
人一般在做自己觉得好的事情的时候 , 大脑会分泌出奖励激素“多巴胺” , 而这个奖励激素能够激发他自觉自愿地做自己的事情 。
所以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注意 , 当孩子在得意的时候 , 在庆祝自己成功的时候 , 在欣赏自己快乐的时候 , 一定要允许他分泌多巴胺 。
文章图片
多巴胺(Dopamine) 由脑内分泌 , 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 , 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 , 感觉 , 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 也与上瘾有关 。 多巴胺也是大脑的"奖赏中心" , 又称多巴胺系统 。
很多父母亲见不得孩子休息、停顿、得意或是庆祝 。 每次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很开心的时候 , 家长过来立马问:还有什么新作业 , 下一个作业是什么?
其实 , 管理职工也是一样的 , 我们很多的管理人员见不得自己的部下享受成功的愉悦 , 老是急着催他们做下一件事情 。
最后这个人就一辈子被催促、逼赶 , 丧失了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 缺乏内在驱动力的人 , 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科学结论 。
第三回答 , 我们还要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心态 。
因为人最重要的是那种耐磨、耐抗、耐挫折的能力 , 很多人即使做得很成功 , 但一受打击立马崩溃 , 所有的成功都成为泡影 。 所以这种耐磨、耐抗、耐挫折的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
为什么很多的文化国家会提倡孩子参加竞技体育比赛 , 他们不是为了奖牌 , 而是为了磨练孩子的心态 。 因为比赛有赢有输 , 我们不可能总是赢 , 有的时候还要学会输 。
“输”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的保护机制 , 将来在人生中间 , 遇到挫折、打击、失落的时候能够熬得过来、挺得过去 , 而且挫折之后还能不断成长 。
第二个回答就是 , 中国的教育其实也在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
从这次“双减”政策开始 , 我们对中国的教育政策、教育评价标准、教育筛选和教育目的 , 要有一个深刻的批判 , 而且这个批判已经开始了 。
家长们的焦虑 , 其实中国政府和中国教育部门都意识到了 , 而且是一定要解决的 。 因为这是不正常的 , 也是不应该的 , 在某种意义上讲 , 对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有负面影响的 。
国家政策和大的格局方面的一些变化 , 已经悄然开始 , 可能家长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因为大家还是在受到那些资本市场 , 还是受到一些培训机构以及学校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讲座|贺昌中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举办“以美育人”高峰论坛
- 教育部|吕梁市教育局通知: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