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兵|“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二 )


为什么不试试用真实的典范人格来打动人心呢?
为此,我请来了我的老师许纪霖教授,为同学们讲解“怎样成为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生”;带他们去王元化学馆,请华师大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讲解王元化先生一生的坎坷与学术追求和对自由人格的坚守。
王元化先生曾在《九十年代反思录》讲到:《圣经》上说“你要做世上的盐”比“你要做世上的光”更好,因为光还为自己留下了形迹,而盐却将自己消融到人们的幸福中去了。
“作为中国的一个学人,我佩服那些争作中国建设之光的人,但我更愿意去赞美那些甘为中国文化建设之盐的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读书人和未来的知识人,你是一个燃灯者,你要把光和暖带给别人,还要做人世间的盐,有尊严而不自恋地融入这个世界,为了文明传统的赓续而自强不息,要有这样一种精神力量和文明自觉来面对这个时代。
这样才有守先待后吾道不孤的绵延感与存续感。
精确到分钟的学习计划正在摧毁创造力几年前,清华大学官方微博曾经晒出一组学霸“精确到分”的每日学习计划,我的学生们也有很多人把学习计划安排的满满当当,美其名曰“高效”,对此,我不能完全认同。
唐小兵|“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文章插图
在我成长的年代里,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用来阅读、写作、发呆、散步、闲谈,我也从无所事事的“闲暇”中得到了滋养。
梁文道先生有次到我校参加一个文化活动时说“青春就是应该被浪费的”,这自然是幽默的话,但其中也隐含了对当下一些青年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计算化生活的反省。
整个社会高度理性化、机械化,每一分钟似乎都不应该浪费,都要充分利用起来,这真的对于个人的生命成长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有益的吗?
像史家傅斯年讲的那样,一天只有21个小时,必须给自己留3个小时来沉思,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记录了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涯。在八年抗战期间如此粗陋的办学条件下,师生不仅面临物质生存压力,还经常有生命之虞,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南联大却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史的奇迹,培养了大批世界级的学者、作家和科学家。
对此,何先生这样总结:“我以为,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大家都只会念经、背经,开口都说一样的话,那是不可能出任何成果的。”
我认为在大学时代甚至更早时,人们应该去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如何抵抗时代的虚无感?如何活出时代的矛盾而成就自我的生命?
阿伦特在《爱与圣奥古斯丁》中说“一种没有死亡的生命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在当下无所畏惧地预期未来也是不可能的。”
尽早开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让人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和自足的价值系统,日后也不太容易被潮流裹挟,被时代的情绪绑架,更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人文立场而向权力或资本投降。
一个真正独立的知识人应该是横站的,既不屈服于权力的压迫,也不顺从于市场和资本的利益诱惑。
如何给生活留白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我也希望在晴朗的好天气里,能够带着同学们去黄浦江边散步,随意漫谈,可惜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学生没有时间,他们被密密麻麻的deadline(截止日期)所窒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