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兵|“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三 )


我同时也呼吁社会多营造出一些公共空间,提供一些触手可及的文化资源给到学生,这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过程,过度理性地规划会压制个体的独特性,完全的放任自流也会导致虚度光阴,关键在于引导。
唐小兵|“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文章插图
“在阶层流动中,如果每个人都不安其位,就会普遍的不幸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教授阎云翔曾提到过,在欧美每个阶层的人大都有各自的职业尊严、价值系统和文化传承,只有在中国,即便成为了中产也依然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焦虑于“中产的下流化”。于是通过教育的军备竞赛来完成阶层的跃迁和守卫。
在这个过程中,看似社会经历剧烈的阶层流动,实则每个人都不安其位,就造成了普遍的“内卷”和普遍的不幸福。
台湾大学的周志文教授曾经邀请我给他的《躲藏起来的孩子》做序,书中他提到自己曾经焦虑于小女儿的发育迟缓和成绩不佳,但最终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性。
举车子为例,有的车子开的慢,因为要负重,有的开的快,设计为跑车,但不能用来负重,各有特色,我们世界多元,就体现在这里。
相反,我们的家长不顾孩子特性,想把一切都牢牢抓在手里,背后反映的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价值观。
你当然可以努力让孩子拥有更好的社会身份,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即便我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作为普通人的尊严也值得被好好保护。
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多元主义的社会,拥有多元主义的教育,包容不同才情、个性和目标的人,让他们都有各自成长的空间。
对此,留学恰恰是一种获得多元化经验的尝试。
唐小兵|“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文章插图
“留学,就是到外部世界打开自我的体验”前不久,我们学校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提到自己并不是很赞同孩子在当下出国留学,一方面因为新冠疫情,另一方面觉得当下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留学生似乎不太友善,而且,日后留下工作的机会减少,即使留下可能也只是“二等公民”等等。
对此,我并不赞同。我始终认为,只要有机会,留学是非常必要的,那意味着打开一个新的视野,汲取更为多元的知识与文化,来形成一个更为丰盛的自我。
从近代以来的历史来看,中国的留学浪潮从未停止,可谓向西方寻求真理是百年多来若隐若现的一种潮流。
无论是甲午海战失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留日派,还是民国时期胡适等人代表的欧美留学者,亦或新中国成立以来向前苏联派遣的留学生,都是为民族国家的未来或个人的前程在走向西方和日本。
从国家层面而言,对于一个非常早熟的儒家文明支配下的政治共同体文化而言,外部世界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对个人而言,到外部世界才会有打开自我的生命体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曾在哈佛燕京学社做过访问学者,旁听了Ann Blair教授开设的一门有关“欧洲启蒙运动前后直至当下的书籍史和阅读史”的本科生课程。
除了正式修课的十来位大学生和像我这样旁听者外,每次还有三位拄着拐杖结伴而来的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有一节阅读文化课,讨论早期欧洲书籍装帧、设计与版本问题,老师给每个旁听者发放一本古老的书(一般都是一两百年前出版的,我拿到的是《哈扎尔辞典》),让每个人面向其他人介绍所持书的“物质层面”的特点。
唐小兵|“害怕犯错”的教育正在摧毁一代学生,对话历史学者唐小兵
文章插图
这种形神兼备图文并茂的方式,很贴近书籍史、阅读史的旨趣,不仅在接触和追溯一个抽象的“文化史“,同时实质性地触摸和感受“书籍作为物质存在”的变迁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