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高校教师评职称破“五唯”,山东不将“海外留学经历”作必要条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巩悦悦
11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关于“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众所周知,评价标准是人才评价的风向标。省教育厅在指导高校制定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标准中,又是如何破“五唯”,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不能“重数量、轻质量”
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
“想要扭转不科学的教师评价导向,坚决克服教师职称评聘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应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规范。”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马希军指出,首先就要规范学术论文指标的使用。
“在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情况、期刊影响因子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能以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马希军指出,要突出一个核心,就是评价教师研究本身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能“重数量、轻质量”。高校要结合实际建立各学科高水平期刊目录和高水平学术会议目录。对国内和国外的期刊、高水平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报告要同等对待、一视同仁。
不得将人才称号
作为职称评聘限制性条件
马希军认为,明确要求在教师职称评聘中,不得将是否拥有海外留学、放学经历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不得简单规定获得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经费规模等条件,不得将人才称号作为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目的就是破“五唯”,让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不焦虑。
此外还要增加技术创新、专利发明、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的权重,目的就是引导高校教师,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师,多出科研转化成果,服务产业发展。
最后,马希军强调,规范急功近利。对基础科学领域,探索开展以同行评议的定性评价代替量化评价,以“科学研究全周期评价”代替定期评价,其初衷就是让教育回归初心,让教师回归课堂。
高水平|高校教师评职称破“五唯”,山东不将“海外留学经历”作必要条件】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高水平|高校教师评职称破“五唯”,山东不将“海外留学经历”作必要条件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