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双减”之后,寻找教育新发力点
长期以来 , 人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美好生活 。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 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已实现历史性跨越 。 然而近年来 , 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短视化、功利化现象 , 违背了教育规律 , 加重了学生、家长负担 。 今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 , 其目标不仅是要减轻负担 , 更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由此可见 ,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 , 在做减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加法 , 要遵循规律、面向未来 , 找准新的发力点 , 推动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第一 , 推动育人育才统一 。
国人自古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 。 一段时间以来 , 教育对德智体美劳中“智”的方面片面重视 , 而“智”又多与分数相等同 , 分数成为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第一标准 , 甚至唯一标准 , 孩子因此成了分数的奴隶、刷题的机器 。 长此以往 , 孩子即使不输在起跑线上 , 在人生的马拉松中也容易失去获得快乐的能力 , 还可能牺牲兴趣、天赋和个性 , 甚至造成人格缺陷、道德缺失 。
好的教育 , 应该是提倡立德树人前提下的“成才” , 鼓励“成才”基础上的“成功” 。 扭转教育“见分不见人”的偏向 , 必须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 以教育规律为遵循 , 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 抓好知识传授的基础环节、孩子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价值观塑造的根本环节 。
未来 , 要按照孩子不同的身心发育阶段和学习活动敏感期 , 制定科学的全面的成长标准 , 以新理念、新要求构建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 。 同时 , 努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 , 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 , 把学生培育成为担当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人才 。
第二 , 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
“双减”政策要取得实效 , 必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 在这方面 , 技术赋能的意义十分重大 。 在线教育不受时间时空限制 , 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 , 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 , 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路径 。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 , 不少学校已开发网上教学平台 , 一些民间机构进一步拓展在线教学平台 , 青少年逐渐习惯从网上获得相关资料 。 不过总体来看 , 我国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短板依然突出 , 难以满足各方需求 。
未来 , 应逐步建立技术赋能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体系 , 列出专项经费 , 确保薄弱地区和学校的相关建设 , 并将中小学生网络学习信息化成本纳入生均公用经费 。 同时 , 加强对新技术塑造未来教育形态的研究 , 开发适用于教育领域的成本低、效果好的技术与设备 , 使在线教育逐步实现启发式教学、互动式学习、个性化教育 , 不断提高网上教育质量水平 。
第三 , 创造多元成长通道 。
教育一方面要让所有儿童都能够在符合育人规律的条件下成长 , 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多元成长通道 , 让每个孩子接受适合的教育 。
在许多人眼里 , 顺利进入普通高中 , 通过高考升入理想大学 , 才是孩子成才的“正道”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情绪 。 而实际上 , 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智力类型不同 ,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
近几年 , 随着国家开始发展职业本科教育 , 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 职业教育也有了自己的上升通道 。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更是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按下“加速键” 。 未来 ,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 拓宽职业教育上升通道 , 让学生和家长看到孩子成长、发展的希望 , 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
推荐阅读
- 招聘|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 教师|北大韦神“真实处境”跌下神坛,学生退课,班级人数不到10人
- 安徽|海南一大学生不知安徽省会,连猜两个都不对,直接“得罪”两个省
- 考研|“考研初试第三被刷,只因没提前联系导师”,知情人道出其中实情
- 基础教育|又一“铁饭碗”招聘,工作稳定福利好,有望拿50万安家费和补贴
- 考试|“考第一请吃海底捞”,考试成绩出来后,老师感叹:是给自己挖坑
- 教育部|终于轮到高中生“减负”了,教学进度将大幅调整,教育部已有通知
- 质量|学校有规模,教育才有质量,解决乡村“麻雀小学”问题,刻不容缓
- 公司|成人学历培训机构虎硕教育停止营业:运营压力大不堪重负
- 教育|《新机遇下职业教育的增速与展望》论坛实录-于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