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一群怎么样,南极北极有人吗?( 十 )


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2月在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西海岸捕获了2头象海豹,一雄一雌,经鉴定,均为1龄幼豹 。于1987年5月将其运到青岛,送交海产博物馆饲养 。雄的取名为“南南”,雌的取名为“冰冰” 。在该馆科技人员的精心饲养和管理下,2头象海豹很快适应了新环境,长得十分健壮,发育正常 。一年后,“南南”的体长由2米增加到2.9米,“冰冰”由2.5米增加到3.10米 。1988年11月,雌海豹生了一头小海豹,不幸的是小海豹被它的妈妈压死了 。“南南”和“冰冰”现都已经去世,之后我国没有再进行南极海豹的人工饲养 。
南极磷虾有多少?
研究南极磷虾总量对于磷虾的合理开发,保护南大洋生态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这些成果,可以制定合理的磷虾捕捞限额,使磷虾资源不受破坏 。
过去科学家估计南大洋磷虾资源量为10~50亿吨,有人甚至估计上百亿吨,但根据实测结果估计,其蕴藏量为4~6亿吨,当然这不是最后结论 。实际上,磷虾资源量有很大的年际变化,每年的资源量是不同的 。同时由于过去对南大洋初级生产力估计过高,因而磷虾资源量可能没有估计的那样多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在增加 。水产品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传统的鱼类资源正在衰退,传统渔场在消失,渔汛不明显,湖泊等自然水域所能提供的水产品已呈饱和状态 。在此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希望另找出路,开辟新的蛋白资源,于是南极磷虾便成为大家追逐的对象 。
为什么说南极磷虾是人类的蛋白质资源宝库?
南大洋磷虾的蕴藏量为4~6亿吨,那么磷虾的捕获量应是多少才合适呢?有人研究过,在鲸资源未被破坏以前,一头体重40吨的须鲸每天要吃磷虾1吨,按此计算,须鲸每年要吃掉磷虾1.9亿吨 。现在须鲸少了,估计每年只有5000万吨磷虾被吃掉,于是就有1.4亿吨磷虾的“过剩量” 。如果磷虾捕获量为5000万吨的话,那么它就是观在世界总渔获量的一半(现在世界总渔获量是1亿吨左右),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数字啊!无疑,磷虾是人类的蛋白质资源宝库 。
南极磷虾有什么奇特的习性?
南极磷虾绝大多数生活在50米以浅的表层,但是,磷虾卵的孵化却是在下沉(一二千米还可能更深—些)过程中进行的 。具体地说,磷虾产卵后,其卵就开始往下沉,边下沉边孵化 。磷虾卵下沉的速度很快,每天下沉约140~320米 。三五天后可下沉到一二千米的深度,这时孵化也就结束了 。孵化后的磷虾边变态发育,向上缓慢移动,当到达100米水层时,已成为能够直接主动摄食的幼虾了 。下沉到上升的全部时间为三、四周 。
人们对磷虾这一奇特的习性很难理解,但是科学家认为,这对磷虾种群的繁衍和保持在适合的生活区域分布有重大意义 。因为磷虾(包括幼体)的天敌主要活动在表层,磷虾的受精卵如不迅速下沉,将成为许多动物的饵料 。刚孵化出来的磷虾幼体身体最脆弱,在此期间到深层去避一避,对种群是有利的 。不过,在深层呆久了也不行,那里暗无天日,没有食物,刚孵化出来的磷虾幼体,尚有卵黄可以维持生命,所以必须赶紧上升 。到了表层,小磷虾的消化道已形成,可以主动摄食,那就不会因缺乏食物而饿死 。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磷虾群体生活在表层水中,由于南极海洋中的表层水是不断向北扩展的,这就有可能将磷虾带出它的分布区 。而深层的暖水是由北向南扩展的,磷虾的幼体有一段时间在深层度过,这有助于磷虾种群保持在适宜它生长的南大洋 。
南极磷虾为什么只分布在南极周围海域?
环绕南极的南大洋蕴含丰富的南极磷虾资源,但离开高纬度的海域,磷虾资源量就显著减小,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南大洋的水温终年是低温,盐度也无大变化,没有江河流人等其他因素干扰,长期稳定的环境造成使磷虾变得娇嫩起来,应变能力差,环境略有变动就不能适应 。磷虾的成体适宜在较高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 。它的适温范围仅在O.64度~1.32度,成体磷虾的适应范围似乎应该广一些,但是,如果温度大于1.80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 。所以,南极磷虾只适宜生活在南极周围比较寒冷的海域,远离南极的海中是找不到南极磷虾的踪迹的 。
南极磷虾是怎样繁殖的?
南极磷虾雌雄异体,成体雌虾略大于雄虾 。在交配时,其情况同对虾相似,即雄虾将一对精荚留在雌虾的储精囊内,一旦雌虾卵子成熟便开始受精 。受精卵排出后边下沉,边孵化;孵化后,边变态发育,边上升,直到仔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