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期刊透露动物新物种信息成盗猎者帮凶


科学论文期刊透露动物新物种信息成盗猎者帮凶

文章插图

广西布氏龙(布氏龙是壁虎科的一种)学名“广西布氏龙(Goniurosaurus kwangsiensis)”是在中国南方发现的新种 。
现在 , 学术界开始对新发现物种的地理位置进行隐瞒 , 不让偷猎者“照本宣科” 。《卫报》报道 , 就像去年的国际期刊《Zootaxa》发表了在中国南方发现的两种壁虎一样 , 有一个奇怪的遗漏:物种的去向 。论文特别指出 , 由于担心自己会成为“新奇宠物” , 以及透露这一物种的地理位置会使其濒临灭绝 , 所以决定不公开 。但相关信息会提供给政府机构 , 如果研究人员有明确的研究需求 , 也可以申请查询 。
传统上 , 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ICZN)没有强迫研究人员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新物种的坐标 , 但许多研究人员都这样做 。但即使提供的位置不准确 , 黑市交易者仍然可以追踪到 。他们用大量现金诱惑贫穷的农民 , 帮助他们寻找稀有动物 。
比如动物分类学组刚发表马达加斯加新叶尾壁虎的消息 , 四个月后 , 它就出现在欧洲;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罗蒂岛蛇颈龟 , 已经被走私贩卖到“极度危险” 。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早就禁止发表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濒危物种的地理位置信息 , 但许多期刊仍未这样做 。野生动物走私问题影响到蛇、软体动物、蝴蝶和鸟类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受害最深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 简称华盛顿公约)只监管全球12000种爬行动物中的8% , 其余的交给市场 。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全球不到一半的爬行动物 , 至少有1390种受到威胁 , 其中350种被国际收藏家视为胶囊 , 大部分不在CITES的限制名单上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 , 在过去10年中 , 欧盟国家进口了2000多万只爬行动物 。
【科学论文期刊透露动物新物种信息成盗猎者帮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