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野人

【古老的野人】

古老的野人

文章插图
神农架的“野人”传说历史悠久 , 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 ~ 5世纪战国时期写的《山海经》 。《山海仲晶词九经》中提到“在(今鄂西北神农架)有一种动物 , 高约10尺 , 浑身长毛 , 体长 , 好走 , 善笑” , 或称“枭阳”、“狒狒” 。
西汉成书《尔雅》记载:“狒狒”身材长腿 , 脸黑 , 体毛多 。如果它转过脚跟对着它 , 它就会对人微笑 。"
战国时期 , 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 , 出生于神农架附近的湖北秭归 。他在《楚辞九歌》中 , 曾以“野人”为题材写了一首山鬼的诗:
“如果有人在山上 , 他(她)背着一个姑娘的萝卜 , 既温柔又婉约 , 他(她)就应该写 。”
他所描述的“野人”的形象是:他看起来像一个人 , 站在山脊上 , 穿着藤蔓的衣服 , 绑着一根松枝 , 疑神疑鬼 , 面带微笑 , 腼腆害羞 。
山海经描述:枭阳 , 人 , 唇长 , 身黑 , 皮毛 , 脚跟对脚跟转 , 见人就笑 。
《尔雅义》云:“猩猩如女 , 披发赤足 , 无膝 , 群居而行 。遇到人就用手遮住形状 。他们被称为‘野蛮人’ 。”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 , 王编著的《郧阳府治方郡》一书记载:“方山在城南四十里 , 险高而远 。周围是像房子一样的洞穴 , 毛茸茸的人 , 浑身都是毛 。它出山就咬人 , 咬鸡 , 咬狗 。拒绝的就要挨打 。”
图例原湖北省水利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翟回忆说:“1946年秋 , 第五师突围 。春节前 , 我们走到兴山县和房县(今神农架林区九虎坪)交界处时 , 发现坡上的树林旁站着两个‘野人’ 。它们浑身是毛 , 毛色为黑红色 , 毛发长而松散 , 颜色为浅棕色;他比普通人高 , 个子也挺大 。高的是女的 , 胸大 , 下半身周围有叶子 。”
原林区区委宣传部部长冯说:“那是1960年 , 我在盘龙做中心工作 。有一天中午 , 我在对面山上看到一个‘野人’ 。他的头发很长 , 颜色很红 , 他面前的头发是紫色的 。”
在湖北省委和中科院的领导下 , 1977年组织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野人”考察 。1977年6月19日晚 , “野化试验”第一队李健接到紧急电话 , 报告房县桥上公社李群大队女社员龚玉兰和4岁的儿子杨明安在水尺崖鲁豫被“野人”抓走了 。
黄世波等人立即赶到现场 , 找到龚玉兰了解情况 。在龚玉兰的指引下 , 他找到了野人挠痒痒的那棵大松树 , 从那棵树上取下了几十根棕黄色的毛 。在1.3米到1.8米高的树干上发现了毛发 。
从形状和粗细来说 , 和人的头发很像 。之后 , 长臂猿、大猩猩、黑猩猩和现代人的毛发被武汉、北京等科研部门用显微镜进行了对比 。这次毛发鉴定是首次采用显微实验方法 , 标志着我国对“野人”之谜的研究已经从神话传说、人证物证等原始初级阶段开始进入科学考察阶段 。
1977年6月中旬 , “野外试验”的队员们沿着百里无人区余音河爬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主峰 。在残雪上 , 考察队的民工大刘蔓发现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 左右排列 。每一步长约1米 , 脚印长25厘米 , 弧度为30度 。他的大脚趾与其他四个脚趾分开 , 鞋底前宽后窄 。很明显是两足动物的脚趾 。
在神农架的石板下 , 一次发现了100多个脚印 , 最大的有42cm长 。科考队首次制作了5个石膏模型 。经公安部门技术人员鉴定 , 疑似“野人”的脚印 。这个野人身高应该在2米左右 , 体重在150公斤左右 。
1977年8月30日 , 青年工人肖兴阳在林区盘水公社龙洞沟发现一个矮小的“毛人” 。多毛的人用两只脚直立行走 。得知这一情况后 , 科考队立即赶往现场 。虽然它没有抓到“长毛人” , 但它发现了“脚印”和粪便 , 拍了照片 , 并铸下了脚印的石膏模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