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和锡伯族结婚


汉族和锡伯族结婚

文章插图
【汉族和锡伯族结婚】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仅限于同一个家族内部通婚 , 但这个姓氏禁止通婚 。古式婚姻如下:腹婚 , 达到适婚年龄者 , 称为卵婚;结婚后 , 如果女方年龄小 , 家庭生活困难 , 可以将幼女交给男方家庭抚养 , 长大后结婚 , 称为“小姐婚”;招老年女婿 。没有孩子的人会老死不相往来 , 可以招他们做继承人 。她们婚姻所需的一切都将由女性家庭来承担 ,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助夫 。
这种婚姻不仅过去有 , 现在也有;男女从小结婚 , 都是在父母家里长大的 , 所以结婚所需的大部分东西都是男方准备的 。结婚前 , 大年三十 , 女婿会去娘家送衣服等礼物(通常不上门 , 女方一定要回避 , 女方家收到礼物后会送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 。一般来说 , 僰人的婚姻分四个阶段完成 , 即说媒、订婚、订婚和婚礼 。婚礼仪式很乏味 , 通常在秋天后举行 。
婚俗介绍
锡伯族婚礼以热闹著称 。新娘到了男方那里 , 会举行拜天地的仪式 , 然后进入洞房 , 由伴娘和男方的嫂子给她梳头 。锡伯族的女孩扎着一条垂在后背中间的辫子 。新娘要把一根辫子梳成两根 , 戴在头上 。晚上洞房热闹 , 年轻的邻居都在洞房里唱歌 , 拿出一根羊骨头让新郎新娘抢 。
婚俗流程
洞房要到深夜才结束 。离开前 , 年轻人要解开新婚夫妇的衣服 。如果新郎害羞 , 不肯解开衣服 , 大家都会喊:“这是老人们的嘱托!”新房捣乱者在离开前解开了他们的外套 。
锡伯族中流传着一句谚语:“秋风暖 , 秋末婚礼热闹” 。锡伯族的婚礼一般在深秋或初冬举行 , 主要与农忙有关 。
锡伯族的婚礼非常隆重 。一般来说 , 亲戚、朋友和邻居应该尽力互相帮助 。婚礼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其中一种是雇佣奥德阿姆(简称奥德)和奥德厄尼(Oder)作为“奥德”和“奥德” , 意思是问候老人 。在新郎的长辈中 , 男方要选择与新娘父母同岁(同龄)、有一定名气、善于辞令、能歌善舞的一男一女 , 作为婚礼团队的全权代表 , 协调解决婚礼进程 。此外 , 还将选出6名“丁巴”男孩和几名年轻女孩组成婚礼队伍 。
婚礼前后会有好几天 , 主要是新娘家办婚礼 , 男方家办婚礼 。结婚仪式是在女方家里举行的礼仪活动 , 以宴席为主 , 称为“阿吉谢人”(小宴日) 。通常在阿吉谢仁的前一天早上 , 男方家会把婚礼所需的肉、米、菜、烟、酒等礼物送到女方家 。第二天 , 女方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 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来庆祝他们的婚礼 。新郎在岳父的带领下 , 向长辈、亲戚或德高望重的老人鞠躬敬酒 。晚上举行“打丁巴”活动 , 是婚礼的高潮 。
第二天 , 男方家举行结婚仪式 , 即“安巴谢人” 。为了保证婚礼 , 婚礼队伍会根据距离远近 , 或早或晚出发 。锡伯族也有索要彩礼的习俗 。新娘的嫁妆要大姑和娘家人亲自送 。去的人一般是男女各半 , 不超过两桌(新娘家到了婆家会坐首席 , 意思是办酒席) 。开箱展示嫁妆时 , 新郎车队出发前 , 公公会给新郎两瓶满满的五谷种子 , 以此祝愿未来五谷丰登 , 满仓 。
婚俗与旧俗
新娘被搀扶下车 , 由伴娘搀扶着 , 与新郎并肩而行 。正房前 , 新郎新娘面向北方 , 磕头祭天 。新郎跨过入户门 , 男女隔着门互相跪着 , 把切好的羊尾巴和“哈达”一起扔进灶火里 , 作为“白头的信物” 。夫妻到了正屋 , 先给喇嘛磕头 , 喇嘛摸顶后 , 再给父母跪拜 。做完这一切 , 新娘进洞房 , 晚上喝完“相思酒” , 下炕给公婆敬酒 。这些习俗大多已被改变或简化 。
结婚典礼那天 , 男方要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伊犁的锡伯族与各民族有着广泛的联系 , 客人中有很多民族 。一般用清真宴招待客人 。直到晚上 , 贝伦舞会将举行庆祝婚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