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莫雷 四十年深耕“心服务”( 二 )


建有中国特色的“心服务”
“余震不断 , 晚上我们就露天铺一块垫子 , 睡在上面 , 每逢下雨天 , 地上都是湿泥 , 基本没吃过热饭 。 ”2008年5月19日 , 汶川地震第八天 , 华南师大博士生温红博随莫雷前往四川汶川 , 为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
“莫老师这种不坐而论道、起而行之的作为感召了我 。 ”华南师大心理学院2006级研究生张炯理也报名加入学校志愿服务队 , 赶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 。 援助结束返校后 , 他休学一年参加“西部计划” , 到汶川当志愿者 。 研究生毕业后 , 张炯理留在了汶川工作 。
这些年 , 莫雷和团队成员的身影还出现在了青海玉树、云南盈江、四川雅安等地震灾区现场 。 汶川地震后的三年里 , 莫雷和团队连续派出23批300多人次奔赴汶川地震灾区 , 为当地儿童开展灾后心理援助辅导和干预 , 并持续跟踪研究 。 团队还从厚重的实践经历提炼出研究报告和系列丛书 , 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开展重大灾情心理援助 。
除了把工作重心放在应激心理干预的应用研究上 , 莫雷和团队还与同仁协同合作 , 引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
在莫雷看来 , 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但要针对心理不良群体开展干预性任务 , 更要面向一般的大众群体开展发展性任务 , 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 ,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
去年6月 , 在莫雷团队指导下 , 中山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试点工作 。 随后 , 校地协同在广州市南沙区等地 , 以社区为单位 , 以统一指挥协同管理、全方位覆盖所有人员和所有固定活动场所为着力点 , 加强医疗系统以外的心理服务队伍建设 。
为更快更好地给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心服务” , 莫雷团结大批爱国奉献的科技创新人才共同奋斗 ,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 2018年 , 以莫雷为负责人的“心理学科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国家、社会有需要时 , 我们团队就要担当作为 。 ”在华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何先友看来 , 莫雷这一学术目标将大团队拧成一股绳 。 2020年初 , 疫情暴发后 , 莫雷团队构建包含救心小屋、养心小屋、安心小屋的三级心理危机综合干预模式 , 开通华南师大“心晴热线”线上心理援助平台 。
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 。 面对“心晴热线”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 华南师大校内外400多名师生志愿者报名 。 其中200多人是中小学心理教师 , 他们超过一半是华南师大校友 , 基本都上过莫雷的课 。
创新打造国内一流学科
上世纪80年代 , 部分同行用思辨法开展心理学研究 , 根据结果用主观想象去反推 , 甚至出现了“谁的嗓门大一点儿 , 地位就高一点儿” 。 根据心理学发展新趋势和国家发展新需求 , 莫雷前瞻性地觉察到 , 实验心理学前景广阔 。
他强调用田野调查、实验采集数据 , 用统计、测评等实证方法研究数据 , 形成更深入的判断、分析 , 开创了教育心理学新的研究局面 。
除了“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 莫雷还倡导“像农民工那样劳作” 。 他总结出了“三无一有”:无周末、无节日、无假期 , 才可能会有所成就 。
莫雷倡导协同攻关、研以致用 。 上世纪90年代 , 华南师大心理系教师们在象牙塔内做研究 , 与其他学科、社会缺乏联动 , 心理学科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 导致心理学系的资金、资源都很匮乏 。
如何跳出窘迫困顿的发展境地?莫雷的答案是 , “要积极开展应用研究 , 在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过程中 , 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