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小学生为“上海比萨斜塔”探索保护方案,给区长写信留住湿地……“双减”后,小学生学习成果被全社会听见


松江区|小学生为“上海比萨斜塔”探索保护方案,给区长写信留住湿地……“双减”后,小学生学习成果被全社会听见
文章插图

素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的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景区的护珠塔,千年来因地基变动朝东南方向倾斜,倾斜度甚至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吸引了松江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一群三年级学生们的关注。他们以如何保护护珠塔为课题展开项目化学习,还将保护方案提交给区文化市场和文物保护管理所。
千年斜塔有了童心保护方案后,这几天,松江区文管所在收到学生们的课题后立刻回应,并派专家与学校对接,参与学生们后续的课题指导。
在松江区,中小学生将身边生活文化场景变为学习资源,在“双减”落地后蔚然成风。去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就用一封“给区长伯伯的信”,留住了学校旁边的一片本来将要开发的湿地;而近日,松江区实验小学也立足醉白池公园和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场馆资源,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开展项目化探索。
不少教育界人士备受鼓舞:小学生们的探究成果被“听见”,全社会都在为中小学生营造“双减”后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周边自然和文化资源“走入”课堂
护珠塔素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因地基天长日久的变动,倾斜度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
怎样保护这座斜塔?如何让这座斜塔更好地传递历史和人文价值?这是藏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三年级学生们心中的疑问。今年,他们干脆成立了“塔形斜影”的项目化学习小组,寻找护珠塔斜而不倒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斜塔。
虽然是小学生,他们针对现实问题开展探究却一点不含糊。副校长王利敏介绍,学校为项目小组配置了六位指导教师,分别指导学生探究“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模拟验证护珠塔稳定性的因素”“搭建护珠塔支架模型”“制作你心目中的护珠塔原型”“护珠塔思维导图制作”和“整理归类搜集到的各种斜塔资料”等。

松江区|小学生为“上海比萨斜塔”探索保护方案,给区长写信留住湿地……“双减”后,小学生学习成果被全社会听见
文章插图

无独有偶,去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的学生们,听说学校周边的一片湿地要规划建设成为一所学校,他们急坏了!要知道,这里是他们日常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场所之一。学校常务副校长沈君告诉采访人员,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就针对湿地资源开设《云间自然——湿地生存探究》探究型课程。
学生在这里开展主题不同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如融合美术学科的《彩泥湿地模型》、数学学科的《云间湿地公园规划预算表》、自然学科的《湿地栖息地地图》、音乐学科的《最后的栖息地—湿地濒危保卫战》舞台剧等,项目化学习让学生从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到慢慢加入到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行列。
采访人员了解到,眼下,松江区部分中小学开展项目化学习如火如荼,校园周边的人文、自然资源走入课堂,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资源。

松江区|小学生为“上海比萨斜塔”探索保护方案,给区长写信留住湿地……“双减”后,小学生学习成果被全社会听见
文章插图

如,松江区实验学校也将周边醉白池公园资源开发出来,今后,以“赴约醉白池”为主题的语文、数学、美术、自然、书法等学科拓展课堂将在醉白池公园、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定期“开讲”。
小学生的学习成果走出校门,被社会“听见”
“湿地在我们学校旁边,空气都是新鲜的,课间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在教室里看看书,还可以在窗口看一看湿地,每天都有新发现。”“所以,能保留这一片湿地吗?不要在这里建造其他的建筑,把这片湿地变成我们小学生探索自然的场地。”……为了保留住学习、玩耍的湿地,去年,上外云间小学一年级4班学生李宗芃在老师指导下,向松江区领导“上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