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打造科技引领型中小学劳动教育

【编者按】如何遵循教育规律 , 整合区域内外资源 , 整体设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 ,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今年5月 , 教育部公布了首批96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本期我们选择了两个实验区 , 看看发生在其中的改革实验 , 以启发其他地区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 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作用 , 深入推进科技引领型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的建设 。
持续加强党对劳动教育的全面领导
2021年5月 , 海淀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组建专项领导小组 , 一体推进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 , 为统筹推进劳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海淀区教委制定了实施意见 , 对全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施体系和保障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 , 指导各学校制定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 确保全区劳动教育实施有规划、条件有保障、效果有影响 。
【中小学|打造科技引领型中小学劳动教育】利用“三山五园”优美生态环境、深厚文化底蕴和科技资源聚集等地域特色和优势 , 海淀区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科技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组织学生到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企业、高科技农业园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 参与农业生产、工业体验等劳动实践 , 构建具有海淀特色的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利用海淀数字智能的区域优势和大数据、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组织学校创新评价方法 , 优化评价过程 , 构建涵盖全员、全学段、全过程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 以海淀“科技+”劳动教育特色积极建设科技引领型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全面构建体现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牢牢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 海淀区教委组织学校深入挖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 开展劳动教育项目研究 。 项目校从劳动课程建设与实施、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家庭劳动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 丰富了各校的育人路径和育人模式 , 构建起打通校园内外、衔接中小学段的劳动教育体系 。
区教委要求学校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 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 与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等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 , 在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 借助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 , 区教委组织学校对学科德育的原理、策略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 以提高劳动教育课程质量 。 目前 , 全区各学校都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 , 组织学科教师开设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 , 利用校园空间进行劳动教育资源建设 , 邀请家长担任活动指导教师 , 积极践行德育统筹、课程落地和学生获益的劳动教育原则 。
为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海淀区还要求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增设劳动教育课程 , 安排劳动实践活动 。 各学校按班级承包劳动岗位 ,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大扫除、绿化美化等集体劳动 , 劳育活动丰富多彩 。
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情感导向 , 也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区教委要求各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 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要求学校建立校内基本劳动教育制度 , 开展“劳动值周”综合育人实践活动 , 采取卫生责任区、卫生值日和大扫除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 。 各学校积极探索 , 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 ,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劳动周活动 。 每周五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 , 进行全校大扫除;课内外活动中 , 开展学工学农实践体验 。 全区有多所坚持30年开展校内值周劳动教育、坚持近10年开设学农实践活动的学校 , 在区域内发挥着带头引领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