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学校合作有多少种模式
文章图片
几位中学生在国家博物馆观展 。 本报采访人员 李韵摄/光明图片
近日 , 由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四中联合开发的“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在京出版发布 , 可谓是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 。
近年来 , 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得到高度重视 。 2019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首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 , 选取京津冀、陕西、重庆三个地区作为第一批博物馆进校园试点 , 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 2020年 , 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进一步促进馆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 , 全国各地纷纷制定有关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制度文件推动《意见》落地实施 。 在此契机下 , 国家文物局又继续组织开展第二批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 。 在政策指导、制度保障和实践探索中 ,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涌现出大量有特色、可推广的案例 ,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利用优势 发掘资源
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各地馆校合作课程从内容到形式的设计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
“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研学丛书 , 就是由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经验丰富的一线金牌讲解员与北京四中优秀教师深度合作 , 历时5年精心撰述 , 经文博界、教育界专家学者多番论证而成 。 这套丛书并非仅为北京四中服务 , 而是面向全国中学生和教师群体开发的、具有研学示范意义的科普读物 。 丛书围绕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精心遴选出的64件文物展开 , 以物说史、以物证史 , 充分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 通过最具时代特色的代表性文物串联起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足迹 。
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介绍 , 自2016年与国博合作以来 , 北京四中有11个学科的20位老师自愿加入到项目中来 , 把64件文物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 几年来 , 老师们积极参加培训 , 自主学习历史和文物知识 , 潜心设计教案 , 带学生走进博物馆 , 看实物、读历史 。 “几年来 , 博物馆课程深受初高中学生喜欢 。 ”他说 。
北京八中与首都博物馆正式签订了馆校合作战略发展协议 , 依托首博“读城”项目 , 共同设计了十门跨学科特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 如“策展的艺术”“古建灵魂——榫卯”“博‘悟’英语”“文物保护传统工艺实践”“中轴线攻略”等 , 深受学生喜爱 。 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 博物馆项目组人员与学校各学科老师进行多次交流 , 不断完善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
中国丝绸博物馆承担了丝路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 , 副馆长周旸认为:“利用学校课程的‘结构化’模式来重组博物馆较为零散的学习资源 , 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文博知识 , 避免了‘走马观花’的学习方式和‘过目即忘’的学习效果 。 ”
陕西历史博物馆依托博物馆藏品资源 , 打造了多个系列青少年博物馆原创教育课程 , 如“周、秦、汉、唐”“陕历博星课堂”“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系列课程等 。 针对馆校合作课程的特点 , 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步雁表示:“与校内课程相比 , 馆校合作课程中 , 学生通过对实际的文物进行观察、学习 , 所获取的信息要比阅读文字材料印象更加深刻 , 和实物面对面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充分交融 , 这种体验式、探索式的学习更具愉悦性 。 ”
推荐阅读
- 好奇心|李政涛:培育教师的好奇心
- 历史长河|聆听故事 感受文化——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汉语桥”云端文化系列讲座顺利举行
- 历史|速查!21下半年四川省考成绩已公布!
- 中小学|高中历史再难,高分只需掌握这10个模板和16个题型!
- 福建|福建发布“双减”实施方案 将培育100所省级教改示范校
- 大学|高中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知识,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入手?
- 清华大学|清华留学人数创历史新低,英语学习热度不降反升,原因值得重视
- 华中科技大学|奇葩!18个学科要求选考历史,这所大学2024年选考要求很惊艳!
- 义务教育|将培育100所省级教改示范校
- 丽水学院|一起来围观吧!这所有百年历史的985大学,选科选考要求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