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双减”下,孩子在家过得咋样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 , 孩子们放学后及周末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过更有意义的周末?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提质增效?
【朱迪|“双减”下,孩子在家过得咋样】近日 ,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双减’之下孩子放学后及周末怎样过”相关话题进行了专项调查 。 结果显示 , 在近400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 , 超六成家长表示“双减”后孩子不再上学科类培训班 , 其中 , 近三成孩子选择参与体育运动及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活 , 16%的孩子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13%的孩子参加了书法、画画、舞蹈等兴趣类培训班 , 10%的孩子选择逛图书馆、科技馆、动物园或参加社区活动 。
作业量减少了 , 睡眠充足了
调查显示 , 以往放学后及周末参加学科类培训的孩子由11%减少至5% 。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码头小学教师苗婧雯介绍 , 她所在班级97%以上的学生都不再参加学科类培训班了 。
“现在 , 周末补习班取消了 , 我有更多的时间出去运动 。 爸爸妈妈偶尔会带我去游乐场玩 , 我可以体验最喜欢的自制绘画 , 特别开心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奕芃告诉采访人员 , “双减”后 , 除了周末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外 , 平时的作业量也减少了很多 , 每天的睡觉时间提早了 , 整个人感觉轻松很多 。
“双减”推行以来 , 长期困扰学生和家长的课后作业负担得到改善 。 不少家长表示 , 孩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一些家长表示 , 现在孩子放学回家仍然要写作业 , 但作业量有所减少;超三成家长表示 , “双减”后 , 孩子入睡时间比之前有所提前 。
“双减”政策落地后 , 初中开设晚自习 , 教师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适当答疑 , 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部分写作业磨蹭学生的学习效率 。 “以前有时候要写到凌晨 , 晚上大概只能睡五六个小时 , 现在晚上10点30分左右就可以睡觉了 。 ”浙江省杭州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小张说 , 睡眠充足了 , 听课效率提高了很多 。
周末回归教育应有状态
“‘双减’后变化太大了 , 学科类培训班的开销没有了 , 晚上孩子回到家也不用写作业了 , 下班后家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很多 。 ”网友@度度表达欣喜的同时也有些忐忑 , 担心如此放松下去 , 孩子的成绩退步 。
在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何捷看来 , “双减”后的周末不是放松 , 而是回归了教育应有的状态 。 他认为 , 学习并非是在重复、机械、持续的练习中得到提升 , 而应该关注思维的养成、审美的鉴赏、文化的理解等方面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迪认为 , 家长的焦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 , 学业成绩仍然是当前一个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 “双减”给家长如何教育子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希望未来人才的评价和出路趋于多元化 。 ”朱迪同时建议 , “双减”后 , 家长应该转变教育方式 , 摒弃以往依赖学校和机构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式 , 努力通过情感、交流、沟通、陪伴 , 发挥家庭教育优势 , 促进亲子关系 。
找准喜欢学、想要学的项目
培养优秀的孩子 , 家庭教育智慧要做“加法” 。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边玉芳指出 , 陪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等 , 都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很重要的手段 。 她同时建议 , 家长要相信并配合学校的工作 , 如此孩子的成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双减’后的周末 , 应该以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为主 , 努力找准孩子喜欢学、想要学、热衷于学的项目 。 ”何捷建议家长们要注重亲情陪伴 , 在陪伴中去发现孩子的特征 , 让孩子因为喜爱而参与 , 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