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新闻评论该评什么?( 二 )


一来,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有许多不同的侧重点和角度。以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狗咬人”事件为例。对这样一个民生事件进行评论,就有许多的角度可谈。站在依法行政的角度,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发文《狗咬人事件不能止于道歉》,要求“调查取证,还原事实真相,对相关单位和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回应群众的关切。”新京报撰写评论文章《安阳“狗咬人”暂告段落,更当深思官僚主义之害》,认为“整顿机关推诿扯皮,治理基层社会失序,就该像这样动真的、来实的。良言劝解千遍,不如重拳问责一次。”
而站在媒体责任的角度,仍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可以立论成文。公众号“传媒茶话会”发表文章《小莉哭泣引关注,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媒体?》,提出观点:媒体应该像《小莉帮忙》这样,心里装着民众。新京报则发表评论文章《珍视“小莉帮忙”的现实价值》,提出要珍视“类似小莉帮忙这种民生节目的社会价值,做好政媒互动”,发现到了这类节目的公共价值。公众号“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也发表文章《安阳狗咬人事件:“小事拖大”引发舆论聚焦》,对此事的舆情传播和舆情应对进行分析和评价。
由此可见,同一件事情,是有许多角度可以谈的。撰写评论文章,即便是同一件事情,评论员也可以敏锐地找到自己独到的角度切入。并且,这个“切口”最好小而具体,事情才能谈得深入,读者才能看得明白。若是就着一件事情,东谈谈依法行政、西谈谈媒体责任,那就成了一团乱麻,什么也没谈好。
再有,评论也可以不止于讨论一件事情是对是错,提出自己的建议也是一种观点。以最近引起争议的“逍遥镇胡辣汤”“老潼关肉夹馍”“库尔勒香梨”维权事件来看。在关于事件的是非曲直已经得到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新京报从提出解决办法的角度撰写评论《推广胡辣汤不妨学学沙县小吃》,提出沙县小吃的运营模式或许是解决商标问题的可取做法。如此,也能让观点出新,不落窠臼。

新京报|“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新闻评论该评什么?
文章插图
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对评论员做出了很高的要求。坦白讲,对评论员而言,所谓“创新性与建设性”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这更像是对专家发言的要求。鲁迅说“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但是,评论员还是要有追求卓越的自觉,而这并非没有门径。一流的观点,一定是建立在丰富的经验与大量研读之上的。要想文章避免皮相之言,不妨拿出写论文的勇气与力气。
选题和观点,说到底是一个人思维的体现。在这个环节,想要提高,方法无他,不过是多看多想罢了:

  • 多体验多经历——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的方式。
  • 多读无用之书,经典之书——另一种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的方式。
  • 不轻易发言,有话想说时才写,防止滥评。

评论的观点,终究是需要通过文章的论述和论据呈现。新京报评论员王言虎认为:“言论场上80%以上的评论观点都是大同小异,如果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在同样的观点下,你要做的就是表达更准确、叙述更绵密、文字更考究。丰满而扎实的论证,同样可以打动人心。”因此——
下期预告
确定了一篇评论“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一个观点讲好讲透?如何让自己的观点更有深度?下一讲,我们来聊一聊新闻评论“怎么写”的问题——论点、论据、论述。
大家有什么新闻评论方面的问题,也欢迎积极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小编能给你找到资深的评论员解答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