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传递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敬畏

6位院士授课、权威教材编写者就在眼前 , 是什么体验?近日 , 一门低调又“豪华”的课程引起网友的注意 , 它便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本科生课程——《测绘学概论》 。 据了解 , 这门课始自1997年9月 , 由宁津生院士倡导设立 , 授课团队由6位院士、4位教授担纲 。 (12月6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传递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敬畏】在不少大学里 , 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基础课通常由年轻的讲师或者副教授来承担;“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 , 让这门课程成为“最奢侈基础课” 。 作为“老师的老师”“教授的教授” , 任何一位院士都对同学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群星闪耀的“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 , 让学生们即使下着暴雨也要去听课甚至要提前抢座位 , 留有院士们签名的教材也被许多同学珍藏 。
遇到坏老师是一种不幸 , 遇到好老师是一种幸运 。 6位院士、4位教授组成的授课团队 , 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 , 教师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 , 更是塑造品格、品行、品痊的“大先生”;教师的角色扮演 , 不仅影响学生们的专业兴趣和知识学习 , 也会影响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 “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彰显了院士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认同 , 传递出院士们“课比天大”的价值排序 。
现如今 , 在一些大学里 , 少数功成名就的教授、博导不愿意上课 , 尤其是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 , 为何?一方面 , 本科教学有着严格的制度设计 , 给授课老师戴上了“紧箍咒” , 研究生课程管理相对宽松和弹性;另一方面 , 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浸润下 , 一些“聪明人”觉得给本科生上课成本高、收益低 , 与其将时间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 , 还不如多做做课题和项目、多“走穴”多挣钱 。
与有些名气的教授、博导相比 , 院士们在社会评价和社会分层中占据更高的位置;如果说教授博导很忙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的话 , “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是如何做到的?说到底 , 心中有对课堂教学发自心底的尊重和敬畏 , 骨子里有对学生们的喜爱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 才是“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的思想根源 。
历史是一面镜子 , 历史也是最好的教科书 。 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一些大学 , 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 , 也有许多名家大师给本科生上课 ,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 留下了许多佳话 。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的今天 , 用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 , 依然没有过时 。 在国际上有些诺贝尔奖得主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 同样值得学习和借鉴 。
“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并非大材小用 , 而是用一流师资来点燃学生的梦想 。 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 , 就不可能有一流大学;“6位院士同上一门课”用亲力而为的努力和坚持 , 传递出老师们对教书育人发自心底的热爱与敬畏 。□ 杨朝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