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有人负重有人“划水”,大学生“小组讨论”为何令人烦恼( 三 )


杨灵总结 , 在小组讨论中开诚布公 , 掌握好人际交往的“度”非常重要 。在最初大家不熟悉的情况下 , 指出问题容易被认为是针对“人”的 , 是“对我有意见” 。“可以在小组讨论前定一个合约:合作期间的任何谈话都是基于观点本身 , 不是基于个人评价 , 有啥说啥 。观点碰撞更能激发小组的创造力 , 在这个共识之下 , 就会有一些高质量的合作产生 。”
社会学专业的陈初心则有一套统筹小组讨论的“独门绝学” 。每次讨论前 , 作为组长的她会提前把任务划分、完成时间都一一说清楚 , 然后再让组员们认领角色和任务 。尽量分配得公平合理 , 时间也预留出修改的余地 。
陈初心说 , 其实大多数同学都有基本的责任心和自尊心 , 完全躺倒不干的人占少数 , “针对问题 , 我会礼貌并直接地指出来 , 大多数人还是会配合” 。对于确实不上心的人 , 陈初心也有办法——不给他们分配核心任务 , 只干点简单的活儿 , 如资料整理、PPT制作等 , “不闲着就行” 。真正核心的工作 , 如论文大纲、成文和报告展示 , 需要留给有一定能力且认真负责的同学一起合作 。“放平心态 , 让每个人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发热 , 你的心情就会美好很多 。”
“组内冲突与沟通有关 , 在面对不满、生气的情绪时 , 组长和组员应当注重解决冲突 , 而不是直接让关系破裂 。”夏翠翠建议 ,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 组长可以在尊重每个人的基础上 , 通过对组内成员个人意愿、个人所长、分工等方面的考虑 , 思考哪些资源是可利用的、可推动的 , 以智慧的方式去处理组内的复杂人际关系及互动 。
除此之外 , 小组讨论模式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过程中体现教学公平 。夏翠翠认为 , 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之初考虑清楚:任务是否适合做小组教学 , 为什么让学生做小组讨论 , 要锻炼学生的哪些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 , 教师可以让大家自由组队 , 要求小组呈现任务分工表 , 量化考核指标 , 还可以把分数分为小组分和个人分两部分 , 对组内贡献较大的同学给予更高的个人分 。
“这样不打击目标更高的同学的积极性 , 同时让想‘划水’的同学没那么容易搭便车” 。张晓蕾也建议 , 在教学实践中 , 可以通过在“组长选拔-组员双向互选-挑选课题-团队建设-奖励设置”等多个流程上花工夫 , 并强化大家的组间竞争意识和组内合作意识 。
“每个人都能够投入其中 , 在小组学习时发挥和贡献自己 , 求同存异 , 互相尊重 , 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 , 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去表达 。”夏翠翠认为 , 这或许是相对理想的小组讨论模式 。
余冰玥

【小组讨论|有人负重有人“划水”,大学生“小组讨论”为何令人烦恼】(责任编辑:石玥_NS391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