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双减”在行动|教师钻进“题海” 学生收获快乐

从教20年来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河州中学教育集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孙伟霞第一次在课堂上收获了“小欢喜” 。 前不久 , 她在讲授《天上的街市》一课时 , 一改往日“知识点的灌输” , 而是让学生品读五遍 , 通过小组讨论 , 再分享展示对这首诗的体悟和鉴赏 。 令孙伟霞没想到的是 , 大家不仅抢着发言 , 关键的知识点都“消化”在了你一言我一言中……
这样的课堂变化 , 得益于秋季学期以来学校“双减”工作的探索——通过课堂教学改革 , 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减负赋能 。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地带 ,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就要在课内解决问题 , 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学得有乐趣 。 ”河州中学教育集团附属中学校长徐锡华说 。
为此 , 学校变教案、学案、导学案为“学历案” , 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 ,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 。 同时 , 变集体备课为集智备课 , “教师钻进题海 , 学生跳出题海” , 不断提高备课和作业质量 , 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此外 , 该校还打破“教室的围墙” , 构建以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体的“两级三层”课程框架 , 将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 让课程不止于课堂 , 调动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联动 。 在此基础上 , 开设“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 让书本上的文字符号鲜活、温暖起来 , 知识与生命、生活产生共鸣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这是临夏州深入推进“双减”工作的一个缩影 。 秋季学期以来 , 该州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牛鼻子” ,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撬动“双减”落地 , 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 , 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 不断优化课后服务组织、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 确保了学业负担“减得下”、配套措施“跟得上”、办学行为“管得住”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双减’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 我们倡导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 要求教师内外兼修 , 提升素养 。 教师有了责任担当 , 就会在不断学习聚变上下功夫 , 深钻教材教法 , 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上求实效、要质量 , 始终保持对教育的一腔热血 。 ”临夏州教育局副局长陈杰说 。
临夏市第五中学是2019年在原临夏中学老校区基础上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 尽管是所新学校 , 但师资配备可谓“超一流”——全校231名教职工中 , 光是引进的全日制硕士就有47名、公费师范生1名 , 这在当地绝无仅有 。
减负提质 , 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能力 , 一流的师资 , 也为该校推进“双减”注入了源头活水 。 在临夏五中 , 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们的普遍共识 , 也是九年级历史教师马秀琳为自己课堂教学目标和效率所定的原则 。 马秀琳入职后3年间 , 在教务、德育、教研等处多岗历练 , 实现“一专多能” , 如今她的历史课不仅有趣、高效 , 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之一 。
剧本杀、情景剧、动漫动画……马秀琳的历史课总是有新花样 。 “传统的课堂 , 更多是教师讲、学生听 。 现在 , 我尝试把历史事件通过多种方式代入不同历史情景 , 既有了趣味和吸引力 , 也在课堂内解决、消化了知识点 , 实现减负提质 。 ”马秀琳告诉采访人员 。
实际上 , 在临夏五中 , 这样有趣、高效的课堂比比皆是 , 这与该校组织化、常态化的教研密不可分 。 “落实‘双减’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是源头 , 我们把教研作为打造教学品牌的动力和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抓手 , 驱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 ”临夏市第五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何志权介绍 , 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 , 通过研讨国家级优质公开课、研磨组内示范课、研修下周教学方案 , 并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 , 找到教师共同的难点问题 , 集体研磨、共享智慧、形成范例 , 打造每一节高效课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