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老师上课烟不离手,整个学期只讲半篇文章,却培育出不少哈佛精英( 二 )


西南联大一直到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 , 在这一年的7月31日正式宣布结束 , 它只是存在了不到九年 , 却是每一位学子的梦 。
风格迥异的教学
著名作家汪曾祺回忆起自己就读西南联大时印象最深的是“自由”;历史学家何兆武先生则称“自由是学术之生命” , 他们都曾在西南联大就读 , 对西南联大最深的印象便是这两个字------“自由” 。

其实西南联大的“自由之风”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的传统影响 , 秉承的是北京大学曾经的校长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学术自由 , 兼容并包” , 在那新文化运动的时期 , 蔡元培先生的支持是国内兴起新文化之风的原因之一 。
来到西南联大之后 , 清华、南开两所大学受北京大学的感染 , 也继承了这种“自由” , 汪曾祺一开始报考西南联大为的也是这“自由”二字 , 而这种自由 , 不只是对学生 , 对老师也是如此 。
西南联大的老师可以尽自己的心意安排教学或者进行科研工作 , 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大纲、教案等东西 , 而学校也支持他们“因材施教” 。

闻一多先生在上课时与学生一起“吞云吐雾” , 一边抽烟一边讲解“离骚” , 而他的底下坐着的学生 , 却有来自隔壁工学院的学子;钱穆讲中国史时只讲到《宋史》 , 后面的让学生自己去看 , 同样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向校方投诉 。
而其中个性更的 , 当属刘文典 。
“破口大骂” , 骂出高材生
刘文典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史大师 , 在他的笔下 , 刺蛾除了无数今人奉为圭臬的佳作 , 但他却一点都不像传统印象中的文人儒雅 , 反而脾气极为暴躁 。

他上课时经常迟到 , 在课上 , 他常常一不开心就骂学生 , 不止骂学生 , 在整个学期里 , 他教《海赋》只教了半篇 , 但他却没有遭到学生的不喜欢 , 反而许多学生喜欢听他的课 , 他们都想看看这个赫赫有名的大师其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
其实 , 说他只教了半篇《海赋》却也不对 , 在课堂上 , 他传授给学生的 , 是不同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 而这 , 不正是中国数千年来教育所一直希望达到的吗?
至于说这样的教育有没有效果?看看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人就知道了 。

当时世界上知名的学府哈佛大学一直都是学生们希望前往进修的学府 , 从西南联大出来的学生 , 他们考上哈佛却很轻松 。 其中 , 王浩更是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直言“哈佛的内容早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就学过了 , 感觉很容易!”
小结:
如今谈起西南联大 , 更多的其实是缅怀 。 如今的国内高校也极为优秀 , 但毕竟如今祖国强大 , 也没有再面临那种动荡的处境 。
【西南联大|老师上课烟不离手,整个学期只讲半篇文章,却培育出不少哈佛精英】在动荡中做到“雨中听雨”的西南联大已经是历史 , 我们应该以先辈们的那种热情去学习去奋斗 , 在将来国家建设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