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报告模板 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报告( 五 )


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使农业经济组织不良贷款清收难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 农信社自主经营管理薄弱 , 各级 *** 行政干预致使农信社发放了一批低质量的农业经济组织贷款 , 如一些村办造纸厂、水泥厂等 , 随着这些经济组织的亏损、解体、倒闭 , 农信社的这部分贷款也由此沉淀下来 。这部分贷款大多年限长、金额大、涉及面广 , 由于缺乏国家相应政策扶持 , 而使此类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度相当大 。
三是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使小额不良贷款清收难 。由于农户尚未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 , 个体抗风险能力小 , 一旦出现天灾人祸 , 债务往往难以偿还 。市场经济的复杂化也使城市小个体户常常血本无归 , 无法按期归还债务 。这部分不良贷款具有单笔金额小、户数多、分布广的特点 , 加上不少贷户外出务工、经商 , 有的还举家外迁、下落不明 。要盘活此类不良贷款 , 如果单靠信贷员一户一户跑清收 , 工作量巨大 , 而且势必影响正常业务发展 。
四、清收不良贷款对策
一是建立主责任人制度 , 严格责任界定 。
主责任人制 , 即之一责任人制 , 是适应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展需要 , 在实行审贷分离、明确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 , 针对有权决策人在决策各环节中的作用及行为而承担责任的管理制度 。主责任人制的建立 , 是对信贷决策各环节有权决策人管理责任的进一步明确 , 有利于规范信贷决策行为 , 有利于克服多年来信贷业务逐级报批而由一人承担责任或名为集体承担责任而实际无人承担责任的弊端 , 是信贷管理制度的又一个创新 。通过建立主责任人制 , 进一步强化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 确保责任人严格认真履行职责 , 共同为信贷业务的稳健发燕尾服负责 , 共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负责 , 共同为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负责 , 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 。
二是强化制度制约 , 严格责任追究 。
冷静分析多年来信贷管理不规范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 , 除信贷管理制
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外 ,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 , 那就是有章不循 , 违章不究或追究不严 , 使信贷人员存有侥幸心理和依赖思想 , 养成了一边纠改一边违章或只查违章不认真纠正的不良习惯 , 信贷业务处于一种放任发展的态势 , 可以说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 。为了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 尽快改变信贷人员的惰性思维 , 必须通过制度建设 , 进一步明确调查、审查、审批各决策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 , 规范主责任人的行为 。
三是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追究体系 。
贷款本金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必须全额收回 , 到期未能及时回笼应查明原因 , 依据实际情况确认各自责任 , 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收回的贷款可进行延期 , 如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 不良贷款则要进行追究 , 出现一笔到期未收回贷款 , 信贷员承担80%的赔偿责任 , 信用社主管信贷的副主任负10%的赔偿责任 , 信用社主任负10%的赔偿责任(可从每月工资中扣发 , 或让信贷员交一定的保证金) 。出现两笔到期未收回贷款除承担以上赔偿外 , 信贷员要停职清收 , 停职期间内只发生活费 , 三个月内如收不回 , 进行下岗清收 。出现三笔以上到期未收回贷款 , 除进行经济赔偿外 , 解除劳动合同 , 同时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给予记过处分 。
四是超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追究体系 。
信用社在进行审批超授权范围内的贷款 , 要经过的岗位有信贷员岗、审查岗、审批岗 , 如出现贷款未收回(除去不可抗力因素) , 信贷员负70%收回责任 , 审查岗负10%收回责任(审查主责任人负5%责任 , 其余负5%责任) , 审批岗负20%收回责任(审批主责任人员负10%责任 , 其余负10%责任) , 如出现一笔贷款未收回 , 根据以上责任划分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 至贷款收回;如出现两笔贷款未收回 , 信贷员要停职清收 , 停职期间内只发生活费 , 三个月内如收不回 , 进行下岗清收;出现三笔以上到期未收回贷款 , 除进行经济赔偿外 , 解除劳动合同 , 同时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给予记过处分 , 联社有关人员也要得到处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