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文化苦旅》名著读后感5篇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 。本书写的是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以说是一本游记;而在其中又记录了许多史实,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文化苦旅》名著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
《文化苦旅》名著读后感1
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
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 。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 。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 。
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 。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 。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书中还有一些 。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议论时,有时提出的简单问题反而把情况弄得复杂 。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 。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 。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 。

《文化苦旅》名著读后感2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 。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
读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道士塔》 。当时,我第一遍读,愤恨;第二遍读,无奈;第三遍读,就只有压抑了 。目睹的一个个惊人的流失数字,我的压抑与它共存 。王元禄是个罪人,没有错 。但是,将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卖之罪完全归咎于他——那样一个20世纪初中国随处可见的猥琐、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 。因为,他的卑微,实在不配承受这罪 。他意识不到这份文明的伟大与灿烂,他只知道一百卷经卷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块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飞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点白石灰,墙壁就干净了;他只知道本以强盗身份来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来东方“取经“的人 。他的卑微,承受不起这罪!我的压抑与这些耻辱共存 。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终于,《莫高窟》紧随其后,让我稍稍欣慰,余先生用敦煌壁画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语言,从诞生曙光的时候起,描绘到飞天腾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 。欣慰于毕竟我们厚重的土地,还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说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后人从中拾取精华,沐浴灵魂 。唐后,风格一次次改变,风沙一次次动摇这里,但是,风骨从未泯灭过 。然后,飞天神秘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这微笑后面是愤恨,是压抑,是无奈……
《文化苦旅》名著读后感3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
——题记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 。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 。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