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别让变味的美育成为“鸡娃新阵地”

身为城市居民 , 最怕两种邻居:一是家有装修队;二是家有学琴的娃 。 尤其后者 , 因为装修还算是“天长地久有时尽” , 学琴则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
我家楼上就有这样一位琴童 。 说起孩子弹钢琴的水平 , 就像一段正弦曲线 , 有波峰也有波谷 。 波峰就是娃他妈“河东狮吼”分贝飙升的时候 , 如果有阵子琴声偃旗息鼓 , 不用问 , 肯定是孩子他妈又出差了 。
小琴童断断续续学了好几年 , 我们却连一首完整的《致爱丽丝》也没听见 , 倒是吼娃的连续剧追了好几季 。 其实 , 楼上的娃娃我们也认识 , 那是个很爱跳舞的小姑娘 。 小区里孩子们一起玩耍时 , 她舞动起来特别有感染力 。 偏偏当妈的认死理 , 非把孩子摁在琴凳上 。
其实 , 谈及美育教育 , 不少家长都像是“道理都懂 , 但臣妾做不到”的甄嬛传表情包附体 。 在内心深处 , 大家都明白学习“琴棋书画”不是为了样样精通 , 而是借助美育的桥梁 , 抵达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的彼岸 。 弹琴也好、跳舞也罢 , 学习的初衷必须是孩子的兴趣 。 如果仅仅出于望子成龙的企图心 , 无视成长规律 , 注定沦为双输的结局 。
可是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常常不允许 。 受攀比思想和升学指挥棒影响 , 不少家长看不见美育的真谛 , 而是热衷于不断报班 , 给孩子履历表上“贴金” 。
于是 , 打着美育幌子的兴趣班 , 俨然沦为“鸡娃新阵地” 。 在北京卫视拍摄的纪录片《起跑线》中 , 北京7岁女孩汤笑嫣的周末“十二时辰”被排得满满当当 , 母子俩奔波于四五个兴趣班之间 。 隔着屏幕 , 观众看不到被陶冶性情的孩子 , 只有一个疲惫不堪的童年被母亲推着前进 。
被兴趣班磨灭“兴趣”的不只是个案 , 数据也是有力的证据 。 据统计 , 我国少儿艺术培训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 2017年全国市场规模约为670亿元 , 到了2020年 , 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 , 达到约1300亿元 。 今年“双减”政策落地后 , 补课班“凉凉”、兴趣班过热的趋势更加明显 。
不少培训机构表面改弦更张 , 实则暗度陈仓 , 换个方向继续贩卖教育焦虑 。 本应呵护少儿创造力、好奇心的美育 , 生生被忽悠成教育“新刚需” 。
且不说 , 乐器、舞蹈、围棋、跆拳道等传统项目有考级 , 就连跳绳这种强身健体的活动也不能幸免 , 掉进考级陷阱没商量 。 说起艺术考级 , 只有家长想不到 , 没有培训机构做不到 。 任何美育教育 , 都能被量身定做出一份“考级KPI” 。 本应培育孩子艺术兴趣的美育 , 被异化为一门门用考级带动培训的生意 。
那么 , 什么才是美育真正的意义?12月11日 ,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这样谈道:“美育是无形的 , 却是十分重要的 。 它是根本性的教育 , 是心灵的教育;还应当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 ”他还说 , “美是一种理想 , 也是一种形式 , 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 更是所有人提高自己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自我化育的方式 。 ”
的确 , 美育不应被技能化、功利化 , 而应成为一种浸润人心的“无用之学” 。 这也让我想起两个事例 。 其一是琴童厌琴 。 现实中 , 很多孩子学钢琴一路弹到十级 , 却因为大量反复枯燥练习考级曲目 , 对钢琴心生厌恶 , 从此拒绝再摸琴 。 其二则是许多成年人抛却功利之心 , 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 。 在短视频平台上 , 我们见过工棚里弹古筝的、用煤炭作画的、在养鸡场里深情朗诵的、在庄稼地里跳舞的、外卖送餐途中弹钢琴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