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福建出台校外培训鉴别指南,防止个别机构“打擦边球”


鉴定|福建出台校外培训鉴别指南,防止个别机构“打擦边球”
文章图片

日前 , 福建省教育厅印发《福建省中小学生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简称《指南》) 。 《指南》适用于面向中小学生(含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实施校外培训的机构;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培训服务的机构 , 参照执行 。
根据《指南》 , 鉴别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 如符合以下特征 , 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项目 。 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 , 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 。 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 。 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 , 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 , 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 。 结果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 , 以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
福建省教育厅要求 , 鉴别工作坚持统一标准、分级推进的原则 。 各设区市应抓紧时间研制鉴别工作方案 , 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后实施 , 标准与大多数地市不一致的要及时修正 , 确保全省标准统一 。 各县(市、区)应在设区市方案下发后 , 进一步研制细化的本地区工作方案 , 并报设区市备案后实施 , 确保全市标准一致 。
【鉴定|福建出台校外培训鉴别指南,防止个别机构“打擦边球”】培训机构应落实自主管理责任 , 对开展的培训项目类别进行自我研判、自评自查 , 自觉按照“学科类”或者“非学科类”的相关管理要求 , 规范开展培训活动 , 不得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 , 不得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 。
《指南》强调 , 坚决防止个别机构“钻空子”“打擦边球” , 以“非学科”之名行“学科”之实 。 对于弄虚作假骗取“非学科”鉴定结果以及在获取“非学科”鉴定结果后违规开展学科培训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 , 撤销其鉴定认定 , 依法依规严肃处置 , 列入当年度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 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置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