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构建双创与“五育”深度融合新模式

青岛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 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 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贯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竞赛体系 , 形成了双创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 。
德育领创 , 以创塑德 , 构建了“思政课程+思政大课堂+红色筑梦之旅”思创融合模式 。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实现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 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 , 开设思创融合课程300个班次 , 覆盖全体学生 。 创建“思政大课堂” , 开展“见证抗疫故事、体悟家乡巨变、思政微视频”等系列活动 , 在学习强国上推送本科生作品若干篇 。 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红色筑梦之旅为载体 , 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建党百年 , 共组织1000支队伍4万人参赛 , 将创新创业作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
智育启创 , 以创培智 , 构建了“专业课程+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专创融合模式 。 聚焦创新型人才培养 , 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 构建“面向全员、融入专业、强化实践、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 建成52门专创融合课程和56门创新创业选修课程 。 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大创项目立项机制 , 获批国创计划项目78项、省创计划项目99项 , 校级立项901项 , 在校生大创项目参与率超过75% 。 构建“以赛促学 , 以赛促教 , 课赛结合 , 赛创融合”学科竞赛体系 , 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比例超过25% 。 进入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20强 , 获奖数量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9位 。
体育助创 , 以创强体 , 构建了“体育课程+运动俱乐部+体育嘉年华”体创融合模式 。 聚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 加强双创教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深度融合 。 开齐开足融入创新创业基因的体育必修课程173门 , 将体能测试、校园健康跑作为学生必修环节 , 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 奠定学生干事创业的身体之本 。 搭建以“运动俱乐部+创新能力”的体创融合新模式 , 成立足球、健美操、龙舟、帆船等30个运动俱乐部 , 在专业化的运动中培养体育精神 , 提升双创素养 。 每年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各类体育嘉年华赛事200多场 , 在体育竞技氛围中塑造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创新创业能力 。
【深度|构建双创与“五育”深度融合新模式】美育浸创 , 以创涵美 , 构建了“美育课程+艺术创作+文艺展演”美创融合模式 。 聚焦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 , 加强美育和双创教育的高度聚合 。 构建以创新意识为目标的“理论+鉴赏+实践”的美育课程体系 , 建成美创融合课程50门 , 面向全体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两个学分美育教育必修课程 。 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打造艺术创作与创新融合育人范式 , 歌剧《韩信》《敦煌之恋》融合10学科3000余名学生参与创作 。 开展合唱比赛、艺术设计、绘画陶艺等形式丰富的艺术展演活动 , 每年参与艺术实践学生1.5万多人 。
劳育践创 , 以创促劳 , 构建了“劳育课程+社会实践+创业竞赛”劳创融合模式 。 聚焦复合型人才培养 , 实现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递进融合 。 构建通识型基础教育、嵌入型整合教育、专业型特长教育、职业型创业教育为内容的“劳动+创新”四阶段课程体系 , 建成劳育与双创融合课程40门 。 拓展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200个 , 每年组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1000余支 , 参与人数两万余人 , 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和双创水平 。 组织开展“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赛事 , 年均参赛学生1万余人 , 组建双创团队4000余个 , 以创新创业实践增强劳动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