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女士|“逢?二必乱!”令人头疼的“初二现象”, 每个初中生和家长都会遇到!( 三 )


据调查: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 , 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 。 其中初二尤为显著 。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 ,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 , 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 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 , 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 , 切不可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 。 想了解孩子 , 一个不错的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等 。
3.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 , 还是学习?
有学生进入初二后表示 , 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 , 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教辅书 , 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练习题 。
很多初二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 , 如学习难度加大 。 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 , 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 。
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 , 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 。
4.你的孩子经常顶撞你吗?
伴随着初二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 , 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 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 , 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 , 甚至拒绝接受 。 同时 , 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 ,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 成人感增强 , 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 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 。
调查发现: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 , 初二学生选择“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 。 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 , 47.22%的初二学生选择“努力争辩 , 说服父母”;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 , 半数以上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 , 30%左右的家长还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 。 这既与初二学生“自我调节”的希望相悖 , 也易与初二学生“努力争辩 , 说服父母”的方式 , 产生冲突 。

宋女士|“逢?二必乱!”令人头疼的“初二现象”, 每个初中生和家长都会遇到!
文章图片

05
“初二现象”家长要怎么做
和孩子交心 , 和老师交流 , 和学校配合!这三点是关键!
1.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
视人视其友 , 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 , 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
2.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 , 无事不成 。 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 , 互相沟通 , 共同设计 。 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 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 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 。
3.做一个积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 。 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 进步点 , 多表扬 , 多鼓励 , 多督促 。 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 , 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
4.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 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
5.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 , 更注重过程 。 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 , 促进孩子养成习惯 , 平时学习要抓紧 , 不能大意 。 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 , 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 , 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 , 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 。
6.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 , 不求同一 。 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 , 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 , 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 。 不苛求孩子 , 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 。 看孩子的成绩 , 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 , 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 。 不扼杀孩子的灵性 , 不忽视孩子的个性 , 不泯灭孩子的信心 , 追求孩子的提高 , 一点一点的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