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 我是社长 , 老梁 。
最近一位社会学硕士在读的同学私信我 , 向我请教就业方向的问题 。 他本科英语专业 , 本以为复合专业+985背景在就业时能有更多选择 , 但今年秋招却发现并非如此;身边人一听他读文科 , 给出的建议无一例外是考公 。 这让他陷入了迷茫和焦虑 , 问我 , 难道人文社科的出路都只有考公吗?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求职经历 。 我本科读的专业是社会工作 , 我清楚地记得 , 当时我每场招聘会都参加 , 给所有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公司投简历 , 无奈的是 , 大部分岗位都是销售岗位 。 那时候没人指导我们的就业方向 , 我们也很迷茫 , 社工专业毕业后 , 除了去考公考编去社工机构 , 还能做什么?更尴尬是 , 面试时HR还会问 , 你们社会工作专业是干嘛的 , 学什么的 , 能干什么?这类问题令我既尴尬 , 又有种莫名的气愤和头大 。
这两年 , 我做职业发展的顾问 , 进行【应届生求职和职业发展】的各类分享时发现 , 好像“社会学类、新闻传播、行政管理类、政治学类、哲学类、文学类”这些人文社科专业的同学求职时和我当年一样 , 都会面临一个所学专业就业方向的难题:我们专业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
比如:
1、社会学除了考公 , 在二三线城市还能做什么?
2、新闻传媒类专业 , 除了搞传媒 , 还有什么求职方向?
3、行政管理 , 除了考公 , 还能做什么?还需要做补充什么能力?
文章图片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大众认知中 , 人文社科类专业难找工作;而以上一系列问题确实也验证了这一残酷的现实:相比理工类专业来说 , 人文社科类专业更难找工作 。
在我看来 , 人文社科同学求职的“难”可以概括为:方向难定、过程难过 。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专业没有相应的对口工作 ,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 , 还需要重新探寻自己的职业方向 , 意味着需要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 , 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行业、岗位等等;
2、专业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没有知识或者技能高门槛 , 竞争比较大 , 意味着求职过程中会遭受多种试错、失败甚至质疑;
3、二三线城市 , 找到好工作的难度更大:人文社科类毕业生多 , 但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 , 市场化的好单位和职业偏少 , 竞争更加激烈;
4、职业发展意识比较单薄:有些高校的就业服务形同虚设 , 跟市场不接轨 , 不能有效服务同学;层次越低、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加明显 。
所以 , 在历次的讲座和辅导中 , 我一直强调 , 人文社科同学破除就业难题 , 要注意两个建议 。
首先 , 专业不等于职业 , 专业不能成为你发展的限制 , 而应该成为你的发展的优势 。 毕竟 , 专业知识可以是你发展的起点 , 但不能决定你职业发展的终点 。 什么意思呢?
1、一方面 , 不能因为你的专业 , 而限制了自己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 。 比如有些社会学的同学 , 一心想着去民政系统 , 有些新闻传播的同学 , 一心想着进入官媒系统 , 而不去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
2、另一方面 , 知识必须要跟能力和技能结合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 知识单独本身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 所以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 , 你需要通过实习、学习、各类活动类锻炼和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者通用能力 。 这样 , 知识+能力或者技能+经验会成为你的竞争优势 。
推荐阅读
- 备考|大学毕业是该直接去上班,还是安心备考公务员?
- 美术|考公生上岸变得容易了?省考出现3个大趋势,应届毕业生更受益
- 法学|这几类文科生被称为“考公小能手”,成功机率大,实力不可小看!
- 差距|三年后才懂得,考研和考公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还好当初选对了
- 教师|考研和考公的差距大,很多人不了解,在选择之后就开始后悔
- 事业单位|今年是考公考事业单位最难的一年?
- 上岸|大学即将毕业,是该考公务员还是先考研?
- 模式|专访|赵鼎新谈浙大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历程与追求
- 大学生|“考公”还是“考研”,3年后产生的差距,个个都很现实!
- 大学生|想考公务员的学生注意,这四个岗位看似风光,实际都是“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