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11岁读高中,16岁进MIT,20岁拿博士,“数学杀手”唐·查吉尔今获复旦-中植科学奖,他说“我才不是天才”( 二 )


查吉尔认为,对于数学家来说,想象力非常重要,“虽然这并不代表拥有更丰富想象力的数学家,就一定能做出更多的成果。但是数学家的想象力越丰富,他的数学成果的‘品味’就越高级,甚至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认识的数学家中,他认为能够称为天才的也就只有两位。一位是他的导师之一,1966年菲尔兹奖得主、,英国数学家迈克尔·阿提亚,另一位是他的学生,1998年的菲尔兹奖得主马克西姆·康特斯维奇(Maxim Kontsevich)。查吉尔说,天才数学家与非天才数学家的差别就是,前者的想法,常人完全无法想象是来自哪里,而且天才数学家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常人根本不可能想到也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而一般数学家解决的问题往往是那些即便他不解决,也会有别人解决,只是迟早的问题。
已经在中科大和南科大担任教职的查吉尔坦言,中国的学生非常优秀,但是中国的中学和大学教育体系太过于循规蹈矩,这使得中国的学者具备那种能够长期、持续地聚焦某些非常艰深问题的能力,但是相对来说,这也导致各种领域的需要不那么因循守旧、需要更多想象力的拔尖学者会比较少一点。
菲尔兹奖|11岁读高中,16岁进MIT,20岁拿博士,“数学杀手”唐·查吉尔今获复旦-中植科学奖,他说“我才不是天才”】不同国家和文化影响了不同国家的数学发展
在他看来,语言和数学一样,拥有结构之美。更何况,学习语言才能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也有助于对各国数学研究的认识。历史、文化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方法,而且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的工具差异,也会影响数学概念的产生,比如古代中国人们使用算盘和算筹,因此和使用纸笔的西方国家相比,矩阵的概念更容易产生。
在世界多国工作过的查吉尔,还是一位“语言达人”。他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等,还会说荷兰语、土耳其语、日语、韩语等一些语言。除了数学,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学习不同的语言。如今,查吉尔正在学习中文。他向采访人员展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中文版《远大前程》,简单的汉字阅读对他来说已不成问题。他要“攻克”的下一个“难题”是标准的中文发音。
早在1983年,查吉尔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学,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表示,自己见证了四十多年来中国数学的突飞猛进,从相对落后到跻身世界数学研究前列,吸引了国际上诸多顶尖数学家的合作。他也是其中之一,并在中国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有合作者,频频与国际数学界同仁在中国一起工作。两年前,查吉尔又和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签约,未来几年中将更频繁地造访中国。
“数学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今天更多的国际交流,让各国数学家聚集在一起。” 他表示,不同的学者各有强项,大家在合作中互补,更容易碰撞出新的成果。

作者:姜澎 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