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玩转科学的追光少年

将两颗葡萄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会引发爆炸?一条科普短视频引起了南京金陵中学胡馨元、余星瑶、陈昭融三名高中同学的兴趣。
“我们一开始并不相信。但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实验)成功的话就会出现炫酷的等离子火花。”余星瑶说。
于是,这个由葡萄引发的科学现象,成了三名同学的研究课题。经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他们交出了一份关于“葡萄的等离子现象”的科学论文,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四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比赛(以下简称“比赛”)中斩获物理金奖。
长期以来,人们印象里的中学生总是背着大书包,在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中穿梭,似乎只知道埋头学习。如今,一些中学生在生活中思考科学问题,迈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步伐,在晦涩的学术世界中,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点亮一个又一个火花。
玩转“小生活”背后的“大科学”
“两颗葡萄引发的科学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在确立这一研究目标后,三名“科研工作者”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
“一开始,我们买了台微波炉,买了一些葡萄就准备做实验了。结果发现总是不成功,因为我们不知道微波炉要调到什么样的温度,也不知道葡萄之间要间隔多远。”胡馨元说。
要达到实验的效果,就连葡萄的选择也有门道,甚至盛放葡萄的器皿,两个葡萄之间的距离都需要精确计算。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三名同学的“科研路”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终于有一天,理想中的等离子火花出现了,三个人激动得大叫起来。胡馨元回忆道,“从开始到实验成功,我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实验和探索的过程非常有趣,经常是切葡萄、量尺寸、调微波炉、录视频、观察现象,不知不觉就是一整天。”
实验成功并不代表课题的完成,在这之后,同学们又开始紧锣密鼓地查资料、写论文。最终,三名同学的成果从比赛中脱颖而出。
在日常生活中,旧衣物无处不在,这引起了北京二中国际部高三学生刘翼鹤的注意。
从初中开始,他就留意生活用品回收的问题。“我观察到,一般的小区可能会有回收废品的地方,但是很少有回收旧衣物的地方。这些旧衣物怎么才能再利用呢?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向很多相关老师咨询,后来想到用一种化学方法将废旧衣物进行循环利用,让它们变为‘新衣服’。”刘翼鹤说。
研究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学习,从高二开始,刘翼鹤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这一课题上。“甚至没有了刷手机的时间。”他笑着说。
最终,这项名为“通过化学方法回收废旧涤纶织物”的研究夺得了比赛化学银奖。刘翼鹤表示,目前获奖的只是其阶段性成果,他的下一步目标是申请专利并争取量产,“未来,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化学或生物的道路上继续学习。”
在社会问题中交出“中学生方案”
在社会问题中,一些中学生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试着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曾韵霏是一个自带“国际范儿”的女孩。从初中起,她就参与学校里的“模拟联合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最近,她更是将研究角度聚焦到当下热门的电动车领域。
“上了高中后,我开始和老师学习一些有关绿色经济的问题,后来我们家正好要买车,我了解到了关于电动车的有关政策。一些电动车价格便宜是因为有政府补贴。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未来应该用别的方式帮助电动车适应市场,真正推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曾韵霏说。
于是,曾韵霏开始学习相关政策背景、数学和经济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历时几个月,最终完成了一篇名为《税收政策和碳排放额度:传统内燃机车管制理论》的论文,并夺得了比赛经济金融建模金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