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选调生 如何在基层接棒( 二 )


一流大学选拔的学子到基层工作只是为了“镀金”吗?姚桂谦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非也 。 事实已经证明 , “基层需要我们”绝非一句口号 , “基层大有可为”也绝不是空谈 。 姚桂谦回过头再来回答曾经的“选调三问” , 他的回答是:还在基层 , 有所贡献 , 并且还愿意坚持在基层服务 。
问题二:从一流大学选拔的毕业生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发挥所长?
尖山街道喜年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伏熙家在滨海新区大港街道 , 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就读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待到本科毕业时 , 他所在的班级里有一大半同学继续深造 , 伏熙成为全班唯一的选调生 。 面对这个选择 , 周围的声音多有不解 , 或许在他人的想象中 , 伏熙应该继续深造 , 进入“科技大厂”拿高薪 , 但伏熙却在弄清楚了选调生能干什么、做什么、以后能成为什么之后 , 做出了大胆的选择——做选调生 , 到基层去 。
今天的伏熙除了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外还有一重身份 ,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 , 他发挥学习能力强的优势 , 依旧在读书、学习 , 只是换了专业 , 拓展了自己的学业领域 。
能够报考天津选调生 , 首先要在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读书 , 这足以说明选调生的学习能力过人;其次还有诸多“优中选优”的条件 , 除了满足公务员招录的基本条件外 , 还要是学生干部 。 他们究竟有哪些专长呢?
第一强就是学习能力 。 以伏熙为例 , 他的学习领域宽阔 , 除了继续在职深造外 , 他还在多个领域勤奋学习 。 为了做好社区工作 , 他自学《社工学》 , 考取“社工证” , 学会倾听群众的心声 , 与群众达成共情 。 这些知识与他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有很大的距离 , 但要学习、要掌握、更要运用到实践 。 再比如 , 向其他社工学经验 , 伏熙的妈妈也是一位社工 , 每当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困惑 , 都会向老社工讨教 , 经常就一个问题与对方探讨很久 。 是不是到了基层工作 , 就把专业知识抛在脑后?伏熙并没有 , 他告诉采访人员:“虽然现在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术论文的时间少了 , 但专业领域的知识信息一直在学习 。 ”
第二强便是思考与执行能力 。 作为选调生 , 社会在给予他们关注的同时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 , 选调生之所以被看好 , 重要一点就在他们善于思考 , 能够吸取经验、增强本领 。 在担任喜年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之前 , 伏熙曾在尖山街的老旧社区光明里担任副书记 , 主持全面工作 , 这段时间他体会到了百姓的生活百味 。 刚到喜年广场社区工作 , 这里仅仅是筹备组 , 由他带领筹备组的成员一起为社区建章立制 , 吸取之前的经验 , 结合新社区的特点 , 为喜年广场社区生态奠定了基础 。
第三强是驾驭资源的能力 。 一流大学的每一位选调生在校期间都是学校党团及学生工作的骨干中坚 , 视野广阔 , 拥有丰富的人际资源 , 这些人脉、资源成为他们日后基层工作中的“智库” , 当遇到问题难以解答时 , 身后的“智库”可以提供各种优质的解决方案 。 一流大学学子分布在四面八方 , 各地的经验做法会源源不断地汇聚在一起 , 这正是选调生的一大优势所在 。
与姚桂谦一样 , 伏熙同为河西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 他们参会后有了深切的感受 。 “在党代会上聆听了一位负责招商工作的干部发言 , 茅塞顿开 , 那才叫专业 。 ”伏熙告诉采访人员 , “以招商工作举例 , 只有干部具备与工作相匹配的专业素养、过人的能力 , 才能够与企业家对话 , 吸纳优质的资源发展一方经济 , 造福一方百姓 。 ”您看 , 1996年出生的伏熙不仅外表成熟 , 思考问题也很成熟 , 这就是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观察问题的态度 , 一位选调生看待问题的角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