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7( 三 )


材料中除末句外 , 都是人民大众对“好日子”的理解:物质充裕、衣食丰溢、物价稳定、平安自由 , 但好日子却不仅仅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 。 根据材料末句的含义 , 如果失去了固若金汤的国家屏障和法律保护 , 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稳定团结的社会基础作后盾 , 即使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 但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局面依然会出现 。 这种安全感是由国家实力的强大和法治建设的发展带来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充分的人身安全 , 感觉个人生活在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中 , 生涯可预期 , 未来可规划 。 这种“安全感” , 是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生存而带来的安心、放心 , 不能将之等同于个人情感生活中狭义的“安全感” 。 因此 , 写作的重心要集中在“安全感”上 , 紧扣主题进行写作 , 可以写安全感的重要性 , 也可以写安全感的来源 , 还可以谈如何维系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全感 。 立意的切口要小 , 但挖掘要深 。
立意:
1.提升公众意识 , 共建平安中国
2.维护公共安全 , 提升公民安全感 。
3.安全感源于世界对中国充满敬畏 。
4.中国强则国民安 。
5、阅读下面的材料 , 根据要求写作 。 (60分)
材料一:老师课上问同学们:“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说着 , 老师拿起一杯水 。 有人说三百克 , 也有人说二百克 。 “是的 , 它只有二百克 。 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老师又问 。 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 , 拿久了又会怎样!老师没有笑 , 他接着说:“拿一分钟 , 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 。 拿一个小时 , 可能觉得手酸 。 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 。 这杯水的重量很轻 , 但是你拿得越久 , 就觉得越沉重 。 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 , 休息一下后再拿起 ,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 ”大家又笑了 , 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紧紧的 , 弓很容易就会折断;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 , 要使用时就能顶用 。 ”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说:“承受压力的重荷 , 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 。 ”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 , 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对“负重和减重”或“增压和减压”等词语进行辨析 , 结合材料含义和现实生活 , 写一篇在高三班会上的发言稿 , 和同学交流你的感悟与思考 。
要求:班会主题自定;自拟标题 , 自定立意;除诗歌外 , 文体不限 , 不少于8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卷面工整字迹清晰 。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思辨色彩较浓的材料作文题 。
材料一是寓言类材料 。 寓言材料一般有隐喻性和哲理性 , 要求我们由表及里 , 由此及彼 , 联系现实悟道理 。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压力 , 学会休息 , 调整状态 , 才能走得更远 。 联系生活与社会现实 , 可发现当前“双减政策"“教育焦虑”"全民内卷""鸡娃”等 , 都可视为人们面对压力做出的反应与对策 。
材料二是名言警句材料 。 柏拉图和格拉西安的观点具有矛盾统一性 。 前者认为减压方能持续发展 , 后者认为负重方能成就美好 。 我们辩证思考地去看待 , 可以发现 , 两人的观点都体现了对人生压力的理性认识﹐不同情境下不同的态度 , 都是有道理的 。 因而考生要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 两个材料的关联性是较为明显的 , 而写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了:请对“负重和减重”或“增压和减压”等词语进行辨析 。 考生写作时要注意本题既“分离”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 把握内在逻辑 , 运用辩证思维 , 进行多维度思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