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拾汉语之美|樊阳:汉语传承还是要回到经典( 二 )


我们不能光以考试得高分作为成功的唯一途径 , 或者说作为不阅读也能“成功”的借口 , 我们真正应该去看的是学生成人之后的生命质量 , 要看他们是否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 是不是成就了自己 , 他们能否挖掘出自身潜能 , 发现自己最本质的追求是什么 , 并且完成这些追求 ,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全人教育的意义所在 。
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追求人格完善和心灵的超越 , 如果只是停留在眼前这种功利的计算 , 其实不是真正的幸福 。 一个大富翁 , 如果只是盯住这些钱本身 , 他只是个可悲的守财奴而已 。 这不是酸葡萄心理 , 而是人类文明几千年来不断在证明的一个真理——无论具体的生命样态是怎么样的 , 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有一个超越于物质利益之上的追求 , 那么他的生命可以说是一种干涩的、贫瘠的、乏味的、单调的 , 甚至是痛苦的 。
所以我一直认为 , 我们的语文课必须要有书籍阅读 。 书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 , 生命的价值来说是极其重要 , 它是人类文明的最集中的、最顶尖的一种体现 , 但这恰恰是大多数语文教学所欠缺的 。 我们过去一直沿用19世纪德国产生的适合于大工业时代的分科制学科教育 , 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 , 我们会节选书籍当中的非连续文本 , 最终演变成只有篇章阅读的“碎片化”的语文课 。 尽管后来强调单元教学 , 强调它的整体性 , 也一直在说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 , 但一加上“课外”二字 , 老师、学生与家长就觉得这是可有可无的 。 更重要的是 , “课外阅读”意味着不会进入考试 , 随着考试之风、功利之风愈演愈烈 , 一切教学都围绕着功利的直接目标 , 那么读书的人就越来越少 。 这实际上和语文教育追求的本质相抵触 。
于是 , 我做老师不久 , 也就是1991年11月 , 我就在自己的两个班上成立了“语文小组” , 作为语文课的补充 。 2001年上外双语建校时 , 我把整本书阅读带到了全校语文课堂 。 其后我觉得光说是语文课的补充就显得单薄了 , 应该立意在整个生命的成长维度 , 所以后来我就把它改称“人文讲坛” 。 现在其实大家都普遍地认识到 , 不仅仅语文课 , 所有的课程其实都应该贯穿阅读 , 只是说语文课的阅读作为更突出的一种 。

教学|重拾汉语之美|樊阳:汉语传承还是要回到经典
文章图片

接受采访前 , 樊阳在批改学生的人文行读课程作业——每位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感兴趣探究的三个省 , 再由樊阳统一整理到一张班级探究地图上 。
澎湃新闻:樊阳老师的人文讲坛与行读课也已经创办三十年了 , 可以举个例子介绍一下讲坛的教学模式 , 它相比传统语文教学而言 , 优势和特色体现在哪里?
樊阳:目前来看 , 整本书阅读已经进入中学语文教学 ,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地让语文走进生活 , 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 所以我创立人文行走 , 带学生走进生活 , 让他们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 , 去发现、去运用言语 , 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提升自我 。 我们课程的设计与行读路线规划以我为主 , 加上人文讲坛毕业的优秀学生和志同道合的其他学校教师 , 12个人组成一个公益团队 , 进行领读书籍、时文讨论、哲学微课等课程的实施 。
比如之前刚做了一期鲁迅主题的人文行走 , 我们沿着“鲁迅小道”走 , 着重体验鲁迅到上海后的十年中 , 他的心路历程和他的思想情感的世界 。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 鲁迅都是一个斗士的形象 , 一个革命家的形象 , 因为大家对于鲁迅一般是通过教材得知的 , 是十分概念化的一个抽象符号 。 但是我们通过行走就建立了对鲁迅更全面的理解 。 比如我与学生走到横浜路上景云里的鲁迅故居 , 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一排排石库门弄堂小区幽静的氛围 , 体会到鲁迅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环境 。 那么我们再联系实地行走之前阅读的书籍《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进行思考 , 他当时为什么选择居住在这里 , 这个环境对他的心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