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最新研究!专业音乐训练可促进儿童数学、语言、记忆等相关的脑区活动,并终身受益( 二 )


正如儿童在入学前就早早地注重听与说所需的词汇方面打下了基础一样,音乐学习开始之前也必须打下音乐方面倾听与表达所需的音乐语言词汇基础。如果在语言方面没有先前的词汇基础,儿童在语言的理解、表达、阅读,以及协作方面的能力都将受限;同样,幼儿如果在音乐方面没有事先掌握听与表达的音乐词汇,那么,他们在学习如何欣赏音乐、音乐表演、读乐谱、音乐协作和即兴创作等方面也同样会收到限制。

音乐教育|最新研究!专业音乐训练可促进儿童数学、语言、记忆等相关的脑区活动,并终身受益
文章插图

仅是“唱唱跳跳”,很难达到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
然而,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乐感?如何通过音乐思维来促进大脑认知?
音乐教育|最新研究!专业音乐训练可促进儿童数学、语言、记忆等相关的脑区活动,并终身受益】首先,在音乐教育中,需要激活并连接学生大脑各个部位的神经元。通过故事、游戏、歌唱、律动等各种教学手段,联通听觉、视觉、语言与运动区域,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音乐。
其次,音乐教育首先要展现音乐宏观概念,让儿童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为学生之后的音乐练习打下基础。生物学家约翰·麦地纳曾说,大脑在关注细节之前会先加工一般概念。他建议,先教一些概念性知识,这样学生在理解内容时成绩能提高40%。
先以经典音乐为主,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再去学习乐器,就好比让学生先看过完整图像的情况下,去完成拼图,要容易很多,提升学习效率。
音乐教育要强化对乐感与思维的训练。音乐思维是指运用音高旋律、节拍节奏、音色、和声调式、乐句结构等音乐元素,形成具有高度的情感渗透力以及在结构形式中的高度逻辑性。由于音乐具有极其复杂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唱唱跳跳”,很难达到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
著名音乐教育家马淑慧教授曾说:什么是真正的乐感?那就是对音乐有高度理解力,同时具有正确的把所理解和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的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或者音乐疗愈还必须设置情绪性氛围。以故事化和游戏化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大脑兴奋状态,减少压力,创设让学生感到安全、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使用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将艺术融合到所有的内容领域。
孩子更喜爱感性又直观的事物,他们喜欢把故事、画面、声响、音乐结合在一起。当我们把音乐和有意义的故事相关联,孩子就会对音乐概念有整体的认知,然后再鼓励孩子将这些概念联合起来,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新思维模式,他们会更热爱音乐、热爱世界,把生活描绘成美好的模样。

作者:秦毅(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