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将理性思维带入语文教学( 二 )


这种答题的理性思维是:知识点扎实+考点准得分点稳+落笔一针见血=刺激(好的)评卷者打分 。
例二:
语文题设问方式有常规的几种 , 比如“结合材料” , 那么答案的三分之二的字应该是源于材料 , 加以整合 。 比如“最正确的一项” , 那么这是一个优中选优的问题 , 应该有大多数人的思维去解题 。 比如“对材料中某 个问题你怎么看” , 看似自由下笔 , 其实是“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做”的思维方式 。 很多语文主观题的设题 , 应先找准答题点 , 概括+分析的模式 。 我一直跟学生强调 , 拿到一个主观题 , 不管你的答案正确与否 , 考点烂熟与答题模板应该是先于答案出现在脑中的 。
【得分|将理性思维带入语文教学】二、1+1=2
1+1=two
答案很明显 , 1+1=two是错的 。 但在考试中却很常见 , 很多学生用很多条很多字去作答 , 而且时间足够多卷面足够大 , 能写成800字作文 。 考完试发下卷去 , 总会有学生问 , “老师我的答案和答案差不多呀 , 为什么不给我分?”“因为答案里的这个得分词得分句得分点你没有 。 ”“老师我有呀 , 在这里 , 在这里 , 在这里……”“你只是有了得分词得分句得分点但是你整句话语意和答案不太统一 。 ”“你不是说 按点得分吗?写得跟答案一样怎么可能?我同桌跟答案也不一样呀?”“……………………嗯 , 确实是 , 你的是汉字 , 答案也是汉字 , 应该给你一分……………………”
我给学生们举过一个例子 。
答案给的是盐 , 你写的是糖 。
答案给的是水 , 你写的是冰 。
答案给的是绿色 , 你写的是颜色 。
答案给的是小明和小明的哥哥 , 你写的是双胞胎 。
例:
概括小说中小明的人物形象特点?
学生答案:小明有一次扶奶奶过马路 。 小明又有一次扶老奶奶过马路 。 小明后来又又又有一次扶着拐棍过马路 。 得0分 。
标准答案:乐于助人 。 得满分 。
语文的理性答题 , 应该让学生明白 , 并不是写的多写的好就可以得分 , 也不是通认为的“主观题写满就行 , 阅卷速度快拉不开分” 。 在平时训练中一直让学生们形成主观题必须是概括+分析的模式 。得分点前置 , 就像你拿后置摄像头自拍一样 , 看不到拍不准点不对 , 不得分 。

得分|将理性思维带入语文教学
文章图片

三、1+1=2
1+1≈2.00000001
这个公式 , 我想用名句默写来当例子 。
名句从开学就强调 , 长篇文章考“背诵的准确性+书写的正确性” , 短篇诗词考“理解的准确性+书写的正确性” , 长篇重背诵 , 短篇重理解 。但到了考完试卷下发 , 仍然有苍天啊之叹 , 大地呀之唉 , 我的妈呀之嗟 。 出乎老师料 , 出乎自己料 , 出乎同桌料 , 一考出百相 , 一相露百情 。
名句默写的笔画不规范 , 有些就是错的 。 “沧”与“抱”右下部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 反犬旁与提手旁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 “专”第三笔是一笔下来 , “年”是六笔而不“匚” 。 太多的不一样 , 不规范 , 需要一一纠正 , 但知错却很难改错 , 习惯的力量太强大了 , 大到习以为常 , 惯之以行 。
以作文为例 , 立意是“优秀传统文化” , 而不是“传统文化” 。 立意是“文化与自信” , 而不是“文化自信” 。
以考点为例:句式与句式特点不是一回事 , 比喻与比喻论证不是一回事 。 排比与排比句在答题时也要注意 。
语文是客观 , 字是客观的 , 纸张是客观的 , 理解再多也是依文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