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杉|北大教授刘云杉:警惕"能力至上" 尤其是空洞的表现主义】如果仅仅用行为来表现,而且可测评,它到底会怎么转化、甚至是误导学习、教学等,尤其这个背后也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和态度 。
知识和技能可以测、过程与方法也可以要求,但是价值和态度用生成的东西去评估,可能需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 。
文章图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知识观里面它也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化到注重学生主动学习 。
课程中的知识不光是take, take是我们拿过来的定论,而一定是make,make是你要主动去学习、认知构建 。
取代以前系统的知识将是一个学习者非常主动的认知,这将要求一场学习革命的发生 。过去的学习更多是接受性学习,现在就是发现性学习 。
文章图片
那么学科的知识和认知的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知识是不是都可以化约为认知?学校里面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经验、生活经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教学到底是将人类的科学知识带到儿童世界里面、把人类已经积累的文化文明高度带到学生里面,还是从儿童生活的经验出发,不断地复演生发知识的创造过程?那么,那些作为背景性的原理性知识,还有一些先进性的知识到底还需不需要传授?在强调发现学习的过程中,那些个体的发现揭示不了的知识,甚至人类经验难以去攀级的知识,还需不需要传授?学习究竟是从知识的逻辑出发,还是从儿童的经验入手?我们每一代人都知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新的出发,但是我要说的是巨人的肩膀常常是不容易爬上去的,爬不上去该怎么办?
这就要回到儿童的经验,也就是要遵从心理学的方法,而不是原来教材逻辑的方法或者说是专家的一些方法 。
更多地一个角度是我们要从日常熟悉的材料中选问题,同时沿着科学家们取得的完善的方法,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未来独立工作的能力,避免学习当中持有一些象征意义,才能发展心理上的负担,理智上的防卫,心智上的混乱,这就是学业负担重的原因 。
这个背后要求有深度的认知,一定要从自己的历史出发,从自己的生活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以后去假设,然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新的假设 。
文章图片
认知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之间,会不会牺牲知识的广度?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很重要的问题 。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知识的碎片化,点、线、面之间,尤其是原理性的知识和背景性的知识被忽视以后,只存在点会怎么样?
这个过程中,也开始强调的是思维,而不再是知识 。知识一定要变成思维的工具 。
思想的取向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是面向未来的 。思想的功能不是去思辨,一定是要去实践 。
在这个过程中,真理和思维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真理的边界和标准也不再清晰了 。这是实物主义的非常重要的差异,也是其任务所在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学重点从知识转向思维能力 。知识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不断在变化,如果你的知识脱离了行动的支持,会是沉重的负担 。
推荐阅读
- 包河|offer3:大结局留下的并不是刘畅和冯琛,而是这3位?
- 清华大学|刘学州因学校不能留宿求助生母,结果被拉黑,与孙卓形成鲜明对比
- 刘川生|大学冠名附属学校之风该刹住了
- 刘晓惠|海南海口:未经公开遴选的校外机构不得参与校内课后服务
- 相关|《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录取与培养》论坛实录-刘日升
- 结帐|刘长铭:做教育,眼里要揉得进沙子
- 刘长奎|中国MBA教育三十周年 | 央广网专访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长奎
- 刘铄|北京科技大学举行冬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
- 刘素梅|区领导参加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
- 刘小慧|大学老师教外国学生学中文:一堂有趣的线上“相亲”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