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从知识转向思维,持续性的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提高教学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求思维训练 。
文章图片
在强调过程和能力的组织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还要不要传授知识?
过去是知道what和适当的how,今天特别多的是how,重过程、轻结论 。
在现在改革过程中,二十多年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负,校外培训教育产业就兴起了 。
过去有同学说,他的整个学校课业很轻松,实行上2休5 。周一到周五休息,周六、周日在培训机构是学习主战场 。
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个症结所在,“双减”所面临的症结,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学学习,从科学知识到学科素养,知识跨越为能力,跨越为可评估、监测的指标 。
可以用过去的知识,教孩子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经历了从看学科、到看学生的能力表现,即授之以渔,这个过程中,知识在不断消减变化 。
杜威也在讲,我们的问题是在探索怎样把过去的知识转化成为处理未来问题的有力工具 。
我们可以反对把过去的知识当做教育的目的,而仅仅把过去的知识当做工具来强调它的重要性 。
接着,巴格莱就问他,如果把知识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将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有用与否作为学校知识的单一标准,只考虑知识的效用,而那些不能直接用来解决问题的事实性的知识和原理性的知识,就不应该作为合理的教育课程 。
这个背后是两个人对知识的分类是不一样的 。
文章图片
在巴格莱看来,起码得有习惯、技能、知识、事实的原理或背景,还有注重内向的影响,如情感化的态度等 。我觉得它是一个纵深的过程 。
杜威的部分则是连续的不同的阶段,它是被移平的,在一个平面上的知识方法、经验之间连续不同的阶段,杜威知和行是一致的 。较之间接经验,他更相信从“做”中“学”的直接经验 。
巴格莱就说,你要知道人性中的善与恶 。但杜威提倡从身边的人开始,来看这样一些问题 。
如果提倡“能力”,就会陷入到能力形式主义,尤其是空洞的表现主义,在真实的教学当中会看到分裂的活动、模糊的内容,本来让原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变成相应的形式主义,尤其是它割裂了知识的背景和它的解释性 。
杜威曾说,我们希望儿童是从他心中发展出的事实和真理,让他自己去思维,让他自己创造,而不去对他提供指导思想和必要的环境,他说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从无中生有的发展来的,从粗糙东西里面发展出来的,只能是粗糙的东西 。
这个问题引发的思考是,光是工具性的知识是不行 。
文章图片
还有一句话,用过去的经验教今天的学生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是不行的,我想把这句话改成,用过去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不确定的未来可能是立得住的 。
因为经验有它的局限,所以我们授之以渔而不如受制于内部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把经验细化成知识,用过去的知识交教孩子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这句话我觉得他是一定是要成立的 。
因为知识里面有超越时间的智慧和真理性的认识,这是教育当中最重要的知识 。
推荐阅读
- 包河|offer3:大结局留下的并不是刘畅和冯琛,而是这3位?
- 清华大学|刘学州因学校不能留宿求助生母,结果被拉黑,与孙卓形成鲜明对比
- 刘川生|大学冠名附属学校之风该刹住了
- 刘晓惠|海南海口:未经公开遴选的校外机构不得参与校内课后服务
- 相关|《新高考背景下的招生录取与培养》论坛实录-刘日升
- 结帐|刘长铭:做教育,眼里要揉得进沙子
- 刘长奎|中国MBA教育三十周年 | 央广网专访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长奎
- 刘铄|北京科技大学举行冬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
- 刘素梅|区领导参加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
- 刘小慧|大学老师教外国学生学中文:一堂有趣的线上“相亲”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