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镇|最北讲台 守护花开


北极镇|最北讲台 守护花开
文章图片

王忠雷在给学生辅导功课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孙晓宇摄
核心阅读
大学毕业后 , 80后教师王忠雷选择到黑龙江漠河市北红村村级教学点任教 。 12年来 , 他最多同时教4门课程 , 没让失学辍学情况发生 。 在中国最北的讲台上 , 他努力提高课堂质量 , 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 他说 , 看着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 是一辈子的幸福 。
山路蜿蜒 , 林海苍茫 , 从黑龙江漠河市驱车一路向北 , 终于来到了位于中国最北端的小学——北极镇北红村希望小学 。 这里每年冰封期达7个月 , 最低气温达零下50摄氏度 , 而80后教师王忠雷已在这里坚守了12个年头 。
王忠雷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 12年来 , 他最多同时教4门课程 , 培养了35名学生 , 没让失学辍学情况在这个教学点发生 。
“孩子们需要我 , 得干好了才能走”
2009年 , 大学刚毕业的王忠雷有不少就业选择:轮滑俱乐部、包吃管住的中专学校、北红村村级教学点 。 王忠雷选择到北红村村级教学点当特岗教师 。
【北极镇|最北讲台 守护花开】在林场长大的王忠雷从小没少吃苦 , 更不怕吃苦 。 2009年12月的一个下午 , 他坐上了去往北红村的皮卡车 。 从北极镇到北红村 , 车在砂石路上开了7个多小时 , “一会儿下去推车 , 一会儿拿锹铲路 , 没到地方呢 , 心里就有些忐忑了 。 ”王忠雷说 。
到学校时天色已晚 。 等迎接的同事离开后 , 王忠雷关上门 , 想给母亲拨电话 , 却没信号 。 “啪嗒”一声 , 当晚供电结束 , 屋内一片漆黑 , 屋外大雪封山 。 王忠雷心想 , 这地方没法待 。
第二天一早 , 肿着眼睛的王忠雷瞧见一个小女孩趴在窗户上向里张望 , 大大的眼睛 , 红扑扑的脸蛋 。 “你是新来的王老师吗?”一开门 , 只见4个孩子提着热腾腾的馒头和一袋蔬菜 , “老师 , 我爸妈喊你来家里吃饭!”话一说完 , 孩子们便一溜烟似地跑开了 。
王忠雷回忆 , 乡亲们排着队拉自己“回家吃饭” 。 “王老师在我们村能待多久?”“会烧炉子吗?”村民们质朴又热情 。
大约一周后 , 王忠雷终于和父母通上了电话 , “别太苦了自己 , 不行咱就回来吧!”父母很心疼 。 “我决定了 , 孩子们需要我 , 得干好了才能走 , 不能半途而废 。 ”王忠雷坚定地说 。
“我先学好 , 这是教好的基础”
下定决心后 , 王忠雷开始适应新的岗位和生活 。 他买来充电台灯 , 断电后也能备课 。
“课堂上我是老师 , 课堂外孩子们是我的老师 。 ”王忠雷在操场上用铁桶做了简易的炉子 , 却被生火难倒了 , 逗得孩子们咯咯笑 。 王忠雷回忆:“孩子纷纷跑回家 , 取来干枯的桦树皮 , 喊来父母 , 大伙儿手把手教我点炉子 , 烧火做饭 。 ”
最北的三尺讲台上 , 王忠雷一直在努力带来改变:增设品德、社会、书法等课程;变多年级“复式教学”为分年级教学;延长放学时间 , 方便农忙时期家长接送;用土豆和饮料瓶自制模型教具辅助教学……
体育专业出身的王忠雷 , 还同时负责两个年级的语文、数学教学 。 他利用每天3小时的供电时间 , 观看名师教学视频 , 停电后又搬出一摞厚厚的练习册 , 在台灯下演算、比对 , “我先学好 , 这是教好的基础 。 ”只要时间允许 , 王忠雷不放过任何培训、观摩的机会 。 时间控制、语气语速、启发式提问……一年下来 , 王忠雷攒下一整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