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回不回国,最重要在于想好,你的主场在哪?我的建议是,如果你长期选择在美国发展,那就压根别回国 。如果你长期选择在中国发展,那你就别留了,越早回越好 。
有人说:不对啊,现在那些大咖,不都是中美两国通吃,在美国当高管,在中国也加入达摩院?的确是,但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得先成为大咖 。而你研究一下大咖成为大咖的历程,大咖要么是在美国做到一定级别也有名声了再去国内挂名,或者在国内非常成功同时享誉海外,有哪个是一开始就同时两边发展的吗?
虽然我们号称沟通无国界,但现实是你在每一个地方的经历、资源和人脉都是需要累积的,而且这些积累都是很耗时间和精力的,如果你好不容易在一个地方积攒下来,突然要换到另一个地方,那不仅意味着你要从头开始,而且你之前的那些积累可能也都浪费掉了 。
我的技术宅朋友们总是说:我们的代码反正哪里都是一样用,我在美国的代码拿回国还是一样写啊 。但问题是,工作除了代码以外还有很多东西,你对公司产品、商务、运营的了解,对市场环境的理解,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如果你已经长期适应了美国的工作流程和节奏,对中国的很多方式就可能会变得陌生 。更何况现在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两头沾光的模式可能也会越来越难了 。
所以,如果你想好了你长期就是在美国发展,那就按照美国人的职场路线,把精力放到理解美国的文化和市场上,就算打不破玻璃天花板,至少挨到天花板也行 。而如果你打定主意以后就走中国路线,那宁愿咬咬牙下个决心,回到国内闯出一片天吧 。
如果你很幸运做得很好,那以后国际关系缓和了,要两边通吃也很容易;如果你没做到那么高,至少你有一块领域是安全地带,不至于两边青黄不接 。
盲目型回国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最近新闻特别多,政治经济形势等各方面的变化难免让人受影响,也让很多人特别激动,很多朋友都透露出对于未来的深深忧虑,纠结要不要改变原来的规划 。
我个人觉得呢,一来现在很多媒体比较夸张,很多事情都不确定,也不必听风就是雨,心态上可以淡定一些,多思考,多观察,最好是想好了自己回国的初心、想从事的行业,而不是因为一些外界的变化而在匆忙中慌乱决定 。
二来世界上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就我在国内来看,从年初到年底的形势就跟股市一样,跌宕起伏太多,现在的一些情况也许过一段时间也会发生变化,现在看来很大的事也许过几年再看也是暂时的,所以如果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倒也不必要因为一时的动荡就改变 。
但是如果实在是外力因素,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话,那就顺其自然吧 。比如抽签三次没抽上那种,我一般就说那就算了吧,好比你跟人家告白了三次,人家还是拒绝你,那可能真的是没缘分,不要强求也好 。
除此之外,如果回国还涉及到多方的话,也应该考虑一下身边人的感受 。如果像本人这样单身狗一条,头脑一热就回了也无所谓,但如果有家庭或亲人因素,还是应该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
虽然在各种成功学读物里好像孤注一掷破釜沉舟总是被表扬的,但其实见过了这么多的人和事,我倒觉得抛家弃子不顾一切也说不上是多么光荣的事 。在人生的诸多不确定中,唯有真诚的情谊是最值得珍惜,人能碰到相互扶持的人很不容易,如果确实意见不能统一那么我建议最好也不要自私决定 。
推荐阅读
- 梁挺福|一年制硕士毕业成“海归废物”?留学背景不再是金字招牌
- 工资|“海归”还是“海带”?留学生吐槽国内工资低,网友一句话回怼
- 疫情|一年制硕士毕业,我成了“海归废物”
- 智联招聘|花几百万出国,投100份简历被拒:“海归”变“海废”,留学还香吗?
- 留学生|花几百万出国,投100份简历被拒:“海归”变“海废”,留学还香吗?
- 留学生|海归硕士,月薪4千。宇宙的尽头是?
- 找工作|留学生不吃香了?大批海归回国找工作遇冷,学历或成为“废纸”
- 留学生|“海归”还是“海待”: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出国留学
- 高校|海归吐槽140万学费换4k月薪,HR:世界变了,211就业超QS100
- 工资|花了140万出国留学,回国后工资只有4000元,海归吐槽被回怼